消化器官的機能是:吸收人體攝取的營養物質使之進入血液中。因此,進入機體的食物在消化器官內發生著一係列的物理和化學變化。首先,食物在口腔內由牙齒咀嚼並受到唾液的作用。在消化道的下部器官內(胃、腸),食物受到消化液的作用被進一步加工。這樣,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物質就變成容易被血液吸收的、能用來維持身體的生活機能和生長的物質。
牙齒負擔嚼碎食物這一最重要的機能,在身體發育的各個時期,牙齒有著一係列的變化。乳齒在胎兒時期就有了基礎。兒童最初生出暫時性的乳齒。6個月或7個月初的嬰兒才開始生出最初的乳齒。所以,嬰兒最初隻能吃母乳或替代母乳的一些**營養混合物。發育正常的兒童,在1周歲時就有8個牙齒(全是門齒)。經過兩年,其餘的12個乳齒也生長出來了,因此,經過兩年或多一些的時間,幼兒生出全部20個乳齒。可是,成人是有32個牙齒的。
圖42 上頜齒(斷麵)
1.釉質;2.牙木質;3.牙髓;4.血管及牙髓神經;5.牙骨質(根據沃羅比堯夫的材料)
乳齒有時長得很早,而有時也會長得晚一些。如果兒童的乳齒出得很晚,可能是(雖然不是一定)身體發育有障礙或有某些病症。患佝僂病、結核病及梅毒的兒童,乳齒長得晚或長得不正常(例如犬齒比門齒先長)。乳齒和恒齒的不同點就在於乳齒柔弱而脆,並容易破損(削質損毀、折斷等)。患病兒童和體弱兒童的牙齒尤其容易被損壞。
乳齒從6~7歲起開始脫落,同時逐漸長出恒齒來替代它們。第一個恒磨牙在6~8歲出現,所以兒童在這時候已有24個牙齒,其中有20個乳齒和4個恒齒。隨後,恒齒的生長程序和乳齒的相同。同時,乳齒逐漸脫落,代之而出現的是恒齒。到12~14歲時兒童已經換掉了20個乳齒。在兒童換掉最後一些乳齒的同時,還生出4個恒齒—第二磨牙。可是恒齒的生長過程尚未完畢。最後的四個磨牙(智齒)要到18~25歲才生出,有時還要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