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1948年當小學教師開始算起,那麽到今年我從事教育工作已經整整50年了。當然,其中有幾年是在北京師範大學和蘇聯學習,但總體上沒有脫離教育這個大領域。50年來,我當過小學教師、中學教師、中等師範學校的教師、中學校長、師範大學的教師、係主任、副校長及研究生院院長等,可以說,經曆了學校教育的各個層次。既教過書,又做過教育行政工作;既做過實踐工作,又從事過教育理論研究。從教育經曆來說不謂之不豐富。但是我對教育的認識,卻仍然十分膚淺。改革開放20年來,我也寫過不少文章,發表過多次講演。不少朋友勸我把它們收集整理出來,但我總猶豫不定。一方麵也想給自己幾十年的經曆留個痕跡,另一方麵總覺得我對教育的認識很膚淺,這些文章沒有什麽保留價值。但最後還是經不住**,趁在日本鳴門教育大學講學之餘暇把它們整理成冊。據說有些著名畫家晚年要把年輕時畫的不太成熟的畫撕掉,以免流於後世。好在我不是什麽著名學者,寫的文章也已白紙黑字印刷出來。這次整理成冊,也隻想為自己留個紀念,並不想流芳百世。想到這裏也就心安理得了。
我在文章中多次提到,教育是十分複雜的社會現象。雖然多次提到要認識教育規律,按照教育規律辦教育,但是有哪些教育規律,至今並不明確。我幾十年來好像在大海中遊泳,有時隱約地看到前麵有陸地,以為發現了新大陸,但遊到跟前一看,原來還是在老地方;有時又好像在森林中漫步,總想找一條捷徑走出森林,但總是在裏麵打圈圈,走不出來。因此我給自己的書名定為“我的教育探索”。
的確,我在教育理論領域中做過多次探索,而且現在還在探索。我曾經探索教育與生產發展的關係,曾經提出“現代教育是現代生產的產物,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現代教育的普遍規律”的命題。有人批評這個命題缺乏階級性。鄧小平同誌在1978年的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教育必須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那麽,教育如何才能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呢?“**”前和“**”中隻講教育與政治的關係,現在教育要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就要研究教育與生產的關係,所以我寫了《現代生產與現代教育》一文,在研究現代教育與現代生產的關係中提出了上述命題。當時教育理論界正在爭論教育本質的問題,我不過是從另一個角度來探索教育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