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十一卷:雜篇

《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理論與方法叢書》序

字體:16+-

溫家寶同誌在《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一文中指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既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需要。”又說:“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讓人學會技能和本領,從而能夠就業,能夠生存,能夠為社會服務。從這一點來說,職業教育是麵向人人的教育,是麵向整個社會的教育。”職業教育如此重要,但是在我國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這中間有陳舊的文化觀念問題,有勞動人事製度問題,也有教育發展不均衡、結構不合理的問題。經濟全球化,特別是當今全球經濟危機給我們敲響了警鍾,不重視技術人才的培養,在製造業上沒有創新,沒有高技能支撐,就很難在國際經濟貿易競爭中取勝。同時教育進入大眾的時代以後,高中階段教育即將普及,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發展職業教育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因此教育學術界也應該重視職業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研究。

近些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在科學發展觀的思想指導下,在中央的政策和財政的支持下,有了較大的發展,特別是2005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以後,我國職業教育得到迅速的發展。但是新的矛盾又出現了,這就是師資問題。近年來,國家先後實施的“骨幹教師培訓”“千所示範中職”“提高職業學校基礎能力”等工程已取得顯著效果,職業教育質量有所提高。但是師資的匱乏,特別是雙師型教師的匱乏仍然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因此,加快加強職業教育教學的理論研究和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與培訓是當前我國發展職業教育的關鍵。

改革開放初期,由於我國職業教育教學理論的貧乏,國內學者汲取了國外職業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如國際勞工組織的MES、德國的雙元製、北美的CBE和日本的產學合作等,這對於催生和發展我國職業教育教學理論起到了一定的借鑒作用。但是,國外的這些理論似乎“水土不服”,並不能在中國生根開花。於是,國內學者立足國情開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等教學理論研究,推動了我國職業教育研究向“本土化”轉型。1999年,教育部召開了全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會議,出台並實施了《關於全麵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和《關於製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啟動了職業教育跨世紀教學改革工程,一批有中國特色的教學改革成果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