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以來,我國經濟總量大幅躍升,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實踐過程中,人民對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普遍感到國民經濟發展既要速度“快”,又要質量和效益“好”。
——市場機製基本形成。中國經濟從計劃體製向市場體製的轉軌,在這一時期已經基本完成,有學者宣布“中國已告別短缺經濟,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這標誌著中國國民經濟運行方式已經發生了重要轉折。經濟領域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已經形成,投資行為市場化程度已經發展到較高階段。在買方市場製約下,社會投資難以按政府預期進行擴張。居民消費水平在客觀環境和傳統觀念下難以快速提高。政府一再以擴大內需作為各種政策目標,1998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1999年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第六次降息,下調利率,開征利息稅,措施力度不小,但是收效不大。高額居民儲蓄就像籠中的老虎,放不出來。
——公共財政逐步建立。隨著財政理念的不斷進步和財政改革的深入,1998年政府正式提出了公共財政的概念,並確定為今後財政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公共財政體係是在分稅製基礎上的構建,是在分稅製基礎上對財政體製的進一步完善。構建公共財政,意味著兩個基本麵的重新定位:一是政府與市場的重新定位,重新劃定其行為邊界,政府應當從競爭領域退出,把主要精力放在處理其職責範圍內的事務上;二是政府與公眾的重新定位,政府應當把民生問題放在首位,致力於提供更為完善的社會養老、醫療、就業、基礎設施等公共服務。
——科學發展不斷踐行。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2006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2007年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在21世紀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隨著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產業結構加快調整,如何以更好的質量、更多的品種滿足多樣化的社會需求,通過自主創新,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產品開拓市場,成為持續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資源環境狀況對經濟發展已構成嚴重製約,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與社會之間不平衡的矛盾趨於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