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入學機會不僅關涉個體向上流動的可能性及其在未來社會中的處境,而且關涉社會的民主與進步。在現代社會,高等教育越來越被看成是推進社會平等的工具。然而,全球高等教育入學規模的擴張——1970年大學注冊人數為2800萬,2005年達到1.5億人——並沒有有效緩解人們在獲得教育機會時麵臨的歧視和不公正現象,那些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處於不利地位的群體在獲得高等教育入學機會上可能遇到更大的障礙。因此,如何確保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分配的合理性與公正性成為世界各國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各國政府在不斷增加教育供給,擴大教育規模的同時,都在積極建構社會改革方案,以彌合人們在高等教育機會獲得方麵的鴻溝。但是,任何一項改革或社會方案的提出或實施,都必須立足於對本國國情具體分析的基礎之上,一種“最佳的做法”在一個國家取得成功,並不意味著在其他國家也同樣會成功。一種社會改革方案隻有對一個體係的性質進行反複的思考,才能在這個體係範圍內發揮有效的作用。基於這樣的認識,本書把研究重點轉向本土,從曆史變遷的角度,對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的高校招生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出台時的曆史背景進行梳理,以此來透視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的分配機製,勾勒出不同時期政府在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分配中的“實然”角色。
目前,國內外對中國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分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麵:其一,有關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分配現狀的實證研究;其二,有關中國教育政策變遷的研究。從已有的文獻資料來看,有關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差異的實證研究對於我們發現和認識存在的問題不無裨益,但這些研究是一種“橫截麵”式的研究,在揭示了“是什麽”的問題後,並沒有解釋“為什麽如此”的問題,研究者並沒有把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的分配政策置於特定的曆史場景中進行分析。而有關中國教育政策曆史變遷的研究和分析,缺乏對新中國成立以來60年教育政策整體性、連續性的發展路徑及價值取向的梳理和分析。另外,研究者一般采取政治、經濟、精英教育、大眾教育等二分法來進行比較和分析,或者把“毛澤東時代”的教育政策和“後毛澤東時代”的教育政策相割裂,國外研究者多側重從權力鬥爭的視角分析中國的政策變遷。事實上,中國教育發展的兩種策略從來都不是完全對立的,它們之間互相包含共同的因素。曆史是具有連續性的,“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是一個連續而非斷裂的關係,要擺脫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因此,就存在著對中國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分配機製,背後的價值、理念,以及在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分配機製中政府角色的曆史變遷和實踐邏輯進行重新認知和解釋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