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學校必然要有好的校長。從1888年到今天,128年的時光中,廣雅中學一共擁有了46任校長,他們有的是大名鼎鼎的學者,有的是名垂青史的教育家,更多的是熱愛教育事業的教育從業者。一直以來,他們都在堅守,堅守一個和諧的理念,堅守一個教育的信念,堅守一所學校的靈魂。
(一)46任校長:一脈相承
2012年12月1日,葉麗琳可能會永遠記得這一天,因為這是她成為廣雅中學校長的日子。如今站在校長的位置上,葉麗琳更多地在思考學校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和諧的血脈始終貫穿其中。“在和諧中求創新,在創新中達和諧”,這是葉麗琳深思熟慮後得出的答案。
這種概括為“和諧創新”的辦學特色其實並非葉麗琳的首創,早在張之洞創造性地提出“通經致用”“中體西用”和諧辦學思想的時候,就具備了一定的創新性。所以,這是一脈相承的結果。
張之洞堪稱中國近代教育的先驅,他的教育和諧思想主要內容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麵:通經致用並舉,實現書院教育的和諧發展;講西學存中學,實現人才培養的和諧發展;德育智育體育並舉,實現學堂教育和社會的和諧發展。[1]張之洞教育思想中的和諧觀是建立在對社會和人才培養省察的基礎之上,目的在於促進人才生存和社會繁榮,並提出了具體的實施路徑,對當今教育和諧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作為張之洞最得力的助手,梁鼎芬亦是“通經致用”“中體西用”和諧教育的推崇者。自小師從東塾學派創始人陳澧,接受了實證精神的啟蒙,由他主持的廣雅書院隻教有用的實學,不教應試的八股文章。最好的證明是,梁鼎芬將書院的藏書樓打造成了冠冕嶺南,且極具鮮明近代特色的圖書館。藏書樓裏幾乎找不到八股書籍,這足以見梁鼎芬當時那種笑傲嶺南的莫大勇氣。著名教育家王森然先生在20世紀40年代曾寫下《梁鼎芬先生評傳》,書中說道:“先生豐髯,健談,雖好名,實無城府。工於為詩,清辭麗句,機杼自秉,非近代摹宋諸家所及……讀之可令人忘塵,書劄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