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改善與孩子的關係。
★學會從孩子的身體語言中讀出孩子的內心世界
嬰兒期的兒童常常用哭來表達自己的需要,父母也很善於體察孩子的身體語言。當孩子學會講話後,仍然會時常用動作、表情等來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想法,父母要注意孩子的這類行為表現。
小西在幼兒園裏表現很好,可一回家就老是發脾氣、摔東西、毀壞家具。家長當然不高興,總是批評他,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更糟。經過一番觀察和分析才找出原因。原來家長比較喜歡小西的哥哥小東,因為小東比較文靜聽話,不像小西那樣活潑好動。在幼兒園,他們的老師一視同仁,但回家卻遭到區別對待。小西很渴望得到爸爸媽媽的愛,因此總是想做出點兒“驚天動地”的事來引起別人的注意,可是父母不理解這方麵的原委。當家長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改變了態度後,小西的行為有了很大改觀。
小麗在幼兒園不愛和小朋友玩,總是咬自己的手指頭在一邊看。老師和家長很著急,問她為什麽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她也不說話。其實,小麗在家很活潑,但家長過於寵愛,造成孩子很任性。到了幼兒園,大家都是小皇帝,各不相讓,小麗不能隨心所欲時就表現出孤僻、退縮,咬手指隻是這種心情的外在表現而已。
家長通過觀察孩子的身體語言,從孩子的角度了解了孩子的內心世界,就可以對症下藥,采取相應的措施了。
★教孩子講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悶在心裏
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孩子因做不好一件事亂發脾氣,如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遇此情形,家長往往訓斥孩子,責怪他把玩具滿地亂丟。然而,家長深究一下原因就會發現,孩子亂丟玩具可能是因為他沒有搭好積木,屢屢失敗使孩子非常氣憤,借扔玩具發泄這種氣惱情緒。明白了這一層原因,家長就應教會孩子另外的表達失望情緒的方式,對於12歲以前的兒童,最好的方法是幫助他講出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