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對話教學研究

結語

字體:16+-

21世紀可以稱為對話的時代。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曾說道:“各國之間、不同文明,文化和族群內部和相互之間每天不進行這種對話,和平就不能持久,繁榮就得不到保障。這是聯合國頭五十年的教訓。這是一個我們忘記了就會自食其果的教訓。”[1]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不同人之間既存在著差異,也存在共性,正是人類的這種特性產生了對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對話使人們通過分享對世界的多維度的理解,獲得對世界更深、更廣的認識,從而創造出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對話使人們找到彼此共同的利益、理想,將人們緊緊凝聚在一起。當對話成為我們生活的基本方式,當人與人的關係變成對話關係的時候,異質共存的和諧社會就會自然形成。

鑒於這樣一個社會背景,對話力的培育應該成為今天學校教育,尤其是公民素質教育的目標,以及以實施公民素質教育為宗旨的思想品德類課程和社會學科類課程的目標。對話應該成為獲取和建構社會知識的方法,甚至成為整個學校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成為一種文化,使學生在崇尚對話的文化中成長為民主、公正、和諧社會的建設者。

為了有效開展對話教學,研究人員和教師必須共同探索對話教學的策略。本文從與文本對話、與他者對話、自我對話三個方麵,以中日兩國社會課與德育課的教學實踐為例,提出了對話教學的策略。雖然本文主要在公民教育範疇中論述對話教學,列舉的案例大多取自社會課程和德育課程,但是我相信所有領域的教和學都應是對話式的,所有領域的教和學都需要這樣的教學策略。而且,隻有當這些教學策略運用於廣泛的學習領域,才能真正實現對話教學的效果。在日本,小學教師作為全科教師,必須擔負一個班級的大部分學科的教學任務。“初誌會”成員中的小學教師幾乎在所有學科領域及班級建設中開展對話的實踐。正是他們在班級所有的學習活動以及整個班級經營過程中運用了對話式的問題解決學習法,才形成崇尚思考、對話與合作的獨特的班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