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讀書:讓力量植入心靈

最是書香能致遠

字體:16+-

在這個世界上,什麽東西最能致遠?我的答案就是我想言說的這個題目。“致遠”有兩種意涵:一是指空間距離上的達及遠方;二是指時間延傳上的行之久遠。古人曾經說過:“寧靜致遠。”其實,寧靜本身並不能致遠。寧靜隻是人的一種存在狀態,即外觀相對靜止,內心平靜安然的一種狀態。人如果僅僅保持這種狀態——一種精神的狀況和心態,而不是在這種狀態下行事或有所作為,憑什麽致遠?寧靜本身至多隻能有利於人的修身養性,並不能產生任何“致遠”的結果。真正能致遠的不是寧靜,而是寧靜狀態下人的高效、積極的作為。正如讀書需要寧靜的環境、條件和心態,但真正使人致遠的並不是寧靜的讀書氛圍和環境,而是讀書本身,是讀書濡染和沾溉的書香使人底蘊豐厚,行以致遠。

書“香”嗎?有人說書香源於油墨的清香。這不免牽強。其實在我看來,書香之“香”,隻是因為人們喜愛而附會在它身上的一種肯定、褒揚的心理和情感的反映,是人們鑒於讀書帶給自己的滿滿的正能量而賦予它的一種美稱;是人認同書、感謝書、回饋書而形成的一種正麵的、美好的評價。其目的在於使人們更加熱愛書、親近書,與書結緣,伴書香遠行。古來就有“書香門第”的說法,人倘能出身於書香門第,是一件令人引以為榮,甚至為豪的事情。因為它標誌著這個家庭及其成員詩書傳家的文化背景、讀書淵源、身份教養。那究竟何謂書香?書香是人在閱讀過程中品味到的書的屬己的價值,感受到的染上身來的積澱的喜悅,助益於自己進步成長的精神鋪墊而形成的一種由衷感激和美好評價。

醫學理論認為,人的應然壽命限域是120~150歲,而書籍作為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可以永遠傳承而不朽的。即便是那些很一般的書,它們可能塵封在書架上無人問津,但也會比人(包括它的作者)的壽命長很多。這是從書本身的存在來看的。再從人的生存發展來看,一方麵,人活著需要物質的新陳代謝、能量循環,才能維持生命的存在,但人吃進食物的量是有限的,人的胃容積即便放大到極限,所能裝進的食物也是有限的;另一方麵,人的不良生活方式、習慣的折騰,折損人的壽命,使人能活過百歲就令人驚歎稱奇了。但人的精神發展是無限的,從來也沒有誰限製人的精神進食(讀書),也沒有聽說過過量地讀書如同過量進食會撐壞胃一樣對人有害。這就是造物主的用心,就是書香無限、書香致遠的現實依據。再從讀書的特點和功效看,胡適先生1930年11月在《為什麽要讀書》的演講中指出:“第一,因為書是過去已經知道的知識學問和經驗的一種記錄,我們讀書便是要接受這人類的遺產;第二,為要讀書而讀書,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第三,讀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應付環境,並可獲得思想材料的來源。”錢理群教授也認為:“隻要一書在手,就可以和百年、千年之遙,千裏、萬裏之遠的任何一個寫書的人進行精神的對話與交流。”也有學者強調:“讀書可以使我們與自己無法麵對的任何人進行心靈對話;讀書可以使我們感受自己無法親曆的生活;讀書可以使我們窺見他人的生活方式、情感世界、人生經驗,並在與自身的實踐中得到對比和印證,從而收獲自己的人生經驗;讀書還可以使我們在更高層麵上感受到偉人、大師的精神生活,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