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是一個富有哲學意涵的命題,意指人雖朝向死亡,但應超越死亡而生、而在。在海德格爾那裏,“亡故”等同於我們現在“死亡”的概念。他認為,人隻要還沒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著,就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著。當然也有雖生猶死的,如臧克家詩曰:“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這就要求人活出意義和價值,成為一個值得人們憶念的人。比如,高尚者和卑鄙者,當然是前者超越死亡、向死而生的,後者則屬於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死了,死了以後則被人徹底遺忘、速朽的一類。這是從道德層麵的一種評判和解讀。但這還不是我們想切入的“向死而生”的特定視角,不妨從物質的和精神的範疇打量一下這個話題,追問人憑什麽“向死而生”。
人作為一個生物學意義上的物質實體必然要走向死亡,這是規律。豈止人,所有物質的、實體的存在,都免不了這樣的結局。2014年去世的香港影視界大亨邵逸夫,在內地留下了太多捐建的樓宇,他死後,其善行義舉、大愛之心連同這些建築會被人們想起和評說,但建築的存在是有限的,當這些建築年久湮廢、了無遺痕,人們還會記起他嗎?思想的、意義的和精神的東西,往往可以超越這一宿命,走向“生”或不朽。前提是人的思想足夠精彩和深邃,經得住時間的淘洗而更加耀亮。這就是古人“三不朽”中的“立言”。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當你走向生命的終點,你將給這個世界留下什麽?你憑什麽讓這個世界記住你?是物質富有、道德高尚,還是思想、精神的建樹?顯然,物質富有不足為恃,道德高尚值得追尋,但從讀寫的角度看,我傾向於或建議諸君留下一些自己思想和精神的東西。換言之,我們雖然隻是一個短暫的曆史過客,但也應該盡力為這個世界留下自己思想的屐痕、精神的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