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質教材受成本限製,其樣張數量有較嚴格的要求,導致教材容量非常有限。教材編寫者受困於此要求,常常糾結於對一些內容的取舍,被迫對很多有助於教學的內容忍痛割愛。基於這樣的原因,很多教材相對“單薄”,寶貴的篇幅隻能用於呈現結論和規律,不能充分拓寬學生學習視野,給他們提供豐富的與社會、生活、科技相聯係的內容,以及知識應用的情境,不利於調動學生自我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有人形象地將它比作有營養但缺乏味道的“壓縮餅幹”。雖然教材編寫者試圖改變這種狀況,比如,在教材中設置“留白”,提供給學生探究、表現的空間,但往往因為教材內容都已經無處安置而隻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