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麵向未來的事業,教師是追求真善美的事業,未來也好,真善美也好,因為都不在眼前和當下,所以那些看不到未來、看不到真善美的人,隻能活在眼前和當下;身為教育人,我們必須胸中裝著真善美,眼光望向未來,我們才能明了和創造教育的可能。
(一)經師與人師
經師和人師的區別在於:所謂經師是指嚴肅、嚴謹、嚴格地對待教育教學工作,做一個不“誤人子弟”的合格的教師。所謂人師是指陶冶學生性格的導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而且有偉大的人格和高尚的修養。人師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塑造學生的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終身受益的影響和感化。這種境界也是教師完善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如果說經師把教師職業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那麽,人師則是把教師職業作為一種事業追求與精神享受。
我以為一位教師,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既是學生們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們的生命導師。正是基於這樣的理解,我一方麵鑽研學科知識,也要求我的老師們精研自己的學科,力求以最深入淺出、最生動可感的方式讓學生們獲得學科知識的增進和補益。我初到廣州,在白雲區六十五中學擔任班主任工作,我所任教的班級有一對孿生兄弟考上了清華,和我在學科知識傳授方麵的精到不無關係。
圖5-2 孿生兄弟同上清華
但是,僅有學科知識教育是遠遠不夠的。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知識量的激增,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與教學目標不斷更新和深化,教育界近年已經達成新的共識,那就是單一的學科知識教育、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導致教與學的錯位,傳統的教育理念以教師為中心,重視教師及教師活動,忽略學生及學生活動。具體表現為:教師是知識的占有者,是課程的主宰者;學生隻能跟著教師學,複製教師講授的內容。在這樣的課程上,學生的主體地位缺失,師生的雙邊活動變成了教師的單邊活動,教代替了學,先教後學,教支配和控製著學,形成了學生聽老師講,學生學的過程弱化的情況,達不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等目的。比如單向填鴨式教學導致學習氛圍沉悶,以往的課堂教學中過分突出和強**師單向的講授,學生隻是被動接受和掌握,忽視學生主動的發現和探索,教師總是不相信學生,無論內容的難易,總是擔心學生不明白或是預習疏漏了,更不放心放手讓學生相互討論,往往是一個人唱獨角戲,一講到底,留給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操作的時間很少,學生學習成了被動地接受、記憶的過程,學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很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意見,即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看法,也往往不敢表達,致使課堂氣氛沉悶、封閉。再有功利化應試教學導致學生的生命成長缺失快樂的情感體驗,傳統課堂教學更多是一種以知識為本、應試為目的的教學,這種教學在強化了教學功利性的同時,從根本上失去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從而壓抑了學生的個性,壓抑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與積極性,讓他們喪失了活力和**,失去了天真活潑、開朗樂觀、陽光向上的品質,變得少年老成、麻木和呆板,難以感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另外,不尊重教學規律也導致教學走向舍本逐末的道路,以往的課堂教學不尊重課堂教學規律,重結果輕過程,教師在教學中更重視知識的結論、教學的結果,忽略知識的來龍去脈,嚴重忽視了教學中的情感因素,無視學生心理發展的正常需求,有意無意壓縮了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思維過程。教學效果是費時多、收效少,教師也是課內損失課外補,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題海訓練,這種學習窒息人的思維和智慧,摧殘人的自主學習興趣和熱情,它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發展,反而成為學生發展的阻力,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獨立性和民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