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解讀

五、建設高素質的高校教師隊伍,保障高等教育質量

字體:16+-

高校教師是培養人才的人才,是科學知識的創造者、先進文化的傳播者、人類文明的傳承者。高校隊伍建設是《教育規劃綱要》“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專任教師總數達到116.8萬人,是1998年的2.9倍(同期全國普通高校本專科在校生規模是1998年的5.5倍);從年齡結構上看,2007年普通高校教師隊伍中40歲以下教師占64.3%,45歲以下教師占81.4%,年輕化成為我國高校教師隊伍的一個顯著特征,但也表明高等學校年齡斷層問題基本解決;從學曆結構上來看,2007年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曆的教師由2000年的31.3%提高到42.3%,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由6.1%提高到11.2%;從職稱上來分析,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有教授12萬人,副教授32.6萬人,分別占教師隊伍的10.2%和27.9%,為此,《教育規劃綱要》的“教師隊伍建設”明確指出,要“以中青年教師和創新團隊為重點,建設高素質的高校教師隊伍”。

《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結構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鮮明,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整體水平全麵提升,建成一批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學校,若幹所大學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平,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問題是,目前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中還存在著某些突出的問題,如高等學校拔尖創新人才缺乏,國際學術影響力亟待提升,高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需要進一步提升,結構性矛盾亟待解決,高校教師人事製度與建立現代大學製度的要求仍不相適應,體製機製性障礙亟待突破。從整體素質上來看,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具有研究生學曆的教師僅為42.3%,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隻有11.2%,年輕教師比例偏大,教師隊伍學緣結構比較單一,“近親繁殖”現象比較突出,具有在國內外其他高水平大學或科研機構學習、工作經曆的教師的比例較低;從結構性矛盾上來看,高等學校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有針對性調整教師隊伍學科專業結構滯後,高等職業院校從企事業單位聘請專兼職教師的政策不完善,研究生培養規模仍不能滿足高校教師補充需求;從人事製度上看,高校教師的宏觀管理體製不完善,高校用人自主權尚未完全落實,教職工編製標準不健全,教師聘任製改革尚未到位,教師考核評價機製還需進一步完善,教師工資經費的合理分擔機製尚不明晰,激勵約束機製不夠健全,人員能進不能出、職務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從國際學術影響力角度看,高校戰略科學家與學術大師匱乏,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的學科領軍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明顯不足,高校科研論文影響力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論文被引用率排世界前列的研究人員數量極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獲得諾貝爾獎、魯斯卡獎、加德納獎、伍爾夫獎、菲爾茲數學獎和圖靈獎等國際性科學獎的學者,因此高校人才隊伍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迫切需要進一步提高。為此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依然嚴峻,未來十二年,高校教師隊伍建設要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戰略重點,擺在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和全國人才隊伍建設優先發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