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解讀

五、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麵發展

字體:16+-

《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麵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麵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這為新時期教育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時期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指導新時期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理念。

(一)堅持育人為本

眾所周知,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教書育人”是對教育工作的通常稱謂。其實,在“教書”與“育人”的關係上,“教書”隻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管理育人”也是對學校管理工作提出的特殊要求,在“管理”與“育人”的關係上,“管理”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要通過良好的管理製度和行為來促進青少年學生的道德品質和人格特質的形成。除此而外,在學校工作中,還有“環境育人”或“文化育人”的提法,指通過良好校園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的創設達到陶冶性情、培育美感、涵養德性、提升人格的作用。簡言之,不管是學校工作的哪一方麵,都是以“育人”為根本價值追求,都是為更好地培育人才服務。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各級各類學校作為一類特殊的社會組織才能區別於科研機構、企業或政府部門等。

學校要以“育人為本”似乎是一個不需要強調的教育真理,因為學校如果不以育人為本而以別的東西為本,那麽學校還稱得上是真正的學校嗎?之所以要在規劃綱要中強調這一點,一方麵“育人為本”體現了教育工作的根本價值追求,另一方麵也是有現實針對性的。這種現實針對性主要表現在基礎教育階段(包括學前教育教育及中等教育階段)存在片麵追求升學而忽視青少年學生健康身心素質培養的現象,而高等教育階段則存在因為過於追求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而在相當程度上忽視高素質人才培養的現象。基礎教育不僅是人的發展的基礎,而且也是社會主義公民成長的基礎,更是高等教育的基礎。基礎教育階段應該尊重兒童,使他們喜愛學習、喜歡學校、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應該注重保護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批判精神,並將他們引向科學的領域;應該喚醒和培育他們與生俱來的善良天性、同情心、愛心、責任感、和平意識等,為他們後天德行的形成、價值的學習和人格的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應該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強健的體質和體魄、高尚的審美趣味、愛護環境的意識等。但是,由於一些學校片麵追求升學率,狹隘地強調“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從學前教育階段開始,隻重視知識的學習,而忽視青少年兒童多方麵素質的和諧發展,甚至犧牲他們的休息時間、娛樂時間和體育鍛煉時間,遏製他們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繁重的課業負擔來充填他們本該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使得他們完整的生命片麵發展甚至畸形發展。這種教育就違背了“育人為本”的思想,不是把人——每一個青少年學生——作為教育服務的對象,而是用“升學率”、用“學校的社會聲譽”等組織的外在目標來苛求青少年、壓迫青少年並最終導致他們在學校中被客體化、邊緣化和等級化。在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本應該處於核心的位置,高素質人才應該是高等學校服務社會和國家的主要“產品”。但是,在我們國家,高等學校還有其他兩項主要的社會功能——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本來,高等學校的這三項功能之間應該是協調的,不矛盾的。科學研究也好,社會服務也好,都應該服務於人才培養的目標。在科學研究中培養人才,在社會服務中培養人才,並且通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為科學研究準備後備軍,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新生力量。但是,在一些高校,從學校領導到普通教師,確實存在著重視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而輕視和忽視教學和人才培養的現象。有的學校甚至於存在教師在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中把學生作為廉價勞動力來使用而不注重在使用中指導他們、培養他們的現象。這樣的高校也算不得是“育人為本”的高校,隻能說是“科研為本”的高校,“服務為本”的高校。因此,此次《教育規劃綱要》中重申“育人為本”這一樸素的教育真理,就是為了重新喚醒所有教育機構和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意識,克服種種不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重新回歸教育的本質和應然的價值追求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