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

第三章 證券市場

字體:16+-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證券市場的構成要素

·掌握證券發行方式的種類

·掌握我國證券流通市場的類型

·了解我國證券發行管理製度

能力目標:

·嚐試分析證券市場的發展趨向

·初步運用證券發行和交易的知識看待生活中的證券投資現象

【導入案例】

世界兩大證券市場產生的背景

世界上最早買賣股票的市場出現在1602年的荷蘭。因為荷蘭海上貿易發達,刺激大量的資本投入,因而產生了股票發行與交易的需求。第一個股份有限公司是荷蘭的東印度公司。當時沒有完備的股票流通市場,隻能靠本地的商人們零星地進行股票買賣,股票交易也是與調味品、穀物等商品混和在一起交易。

17世紀後半葉,股份公司這種形式在英國倫敦傳播開來。在倫敦最古老的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之中,與商品交易混在一起進行買賣交易的有俄羅斯公司、東印度公司等公司的股票。由於買賣交易活躍,所以在皇家交易所進行股票買賣的交易商獨立出來,1773年在倫敦柴思胡同的喬納森咖啡館中,股票經紀商正式組織了第一個證券交易所,即倫敦交易所的前身。

其間“南海泡沫”事件是英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南海公司成立於1711年,主要是通過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並以此牟取暴利。當時英國戰爭負債有一億英鎊,為了應付債券,英國政府與南海公司協議債券重組計劃,由南海公司認購總價值近1000萬英鎊的政府債券。作為回報,英國政府對南海公司經營的酒、醋、煙草等商品實行永久性退稅政策,並給予對南海(即南美洲)的貿易壟斷權。

1719年,英國政府允許中獎債券與南海公司股票進行轉換,隨著南美貿易障礙的清除,加之公眾對股價上揚的預期,促進了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又帶動股價的上升。半年內南海公司的股票從每股129英鎊跳升到1000英鎊,漲幅高達700%。一時間帶動全英公司股票價格暴漲,平均漲幅超過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