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潤之,著名愛國教育家。他從事教育事業六十餘年,主張教育應培養為大眾服務的人才,以增進社會福利,而不是為個人製造資格、身價,以追求優越地位。這是他的教育觀,也是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童教授一生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童潤之出生在南京的一個菜農大家庭中,自幼飽嚐了生活的貧困之苦。後來,他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要求他們要樹立正確的榮辱觀,要有吃苦精神,不要以儉樸生活為恥。
抗戰期間,童潤之率全家西遷。隨著他工作的變動,全家也輾轉於桂、贛、川三省。抗戰勝利後,他又率先回無錫複校,直到1949年無錫解放。整整二十年,童先生全心全意撲在工作上,很少顧家。全家靠他微薄的工資度日,過著缺衣少食的艱難生活。在孩子們的記憶中,父親總是穿一身中山裝,一雙舊皮鞋,手拎一隻黑色舊公文包,經常外出。那時的童先生已經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教授了,國民黨的上層人士他認識的不少,但卻從未找熟人拉關係為自己找一個收入豐厚的職務,而隻是為學校籌款而奔波。當時,國民黨政權腐敗,不少人利用一切手段發國難財,童先生卻嚴於律己,兩袖清風,始終和全體師生一樣過著清苦的生活。
1942年,童家在沙塘的時候,孩子們都還小。由於家境困難,他們總是吃不飽飯。農學院雖有農場、牧場,土產也不少,童先生卻絕不讓自己家人從中撈取一點便宜。有一次,他九歲的兒子童驊因饑餓偷吃了鄰居曬在院內的山芋幹。童先生知道後,十分生氣,叫他跪在地上用手杖打他。瘦弱的童驊縮成一團,顫抖地哭著說:“我再也不敢了。”當時,全家人都哭了。
抗戰勝利到無錫後,童潤之為了辦校經費和學生公費,經常去國民黨省政府請求撥經費。他衣著簡樸,其貌不揚,又坐不起車,徒步的時候經常被衛兵攔在大門口不準進去。不得已,他總是自掏腰包,雇車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