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苓,字壽春,天津人,是南開中學、南開女中、重慶南開中學的創始人,我國近代著名的愛國教育家。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過南開大學的校長。194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為表彰張伯苓從事教育事業的卓著成績,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稱號。
張先生有四個兒子,張錫祜最小。1934年,中國空軍剛剛建立,因為空軍軍人最容易犧牲,當時的青年不大願意報名,張先生則首先動員小兒子張錫祜去報名。當兒子畢業時,張先生特地把兒子叫到跟前,向他講了嶽母刺字的故事,告訴兒子在這國難當頭的時刻,要向嶽飛學習,要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必要的時候要“精忠報國”,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由於張先生平時經常對兒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張錫祜愛國主義思想覺悟很高,他堅決向父親保證,一定要用鮮血和生命來保衛祖國。
1937年,全麵抗戰開始。錫祜義憤填膺,毅然駕機炸毀日本戰船“出雲艦”,在空戰中壯烈犧牲,精忠報國,年僅二十二歲。
航空學校舉行畢業典禮時,張伯苓代表家長致辭說今天外患日甚,家長應效法嶽母教育子女精忠報國,畢業同學應學習嶽飛,立誌抵製外寇捍衛國家。麵對愛子的死訊,他強忍內心的悲痛,非常理智地教育家人不要悲傷,他從容鎮靜地告訴三兒子錫祚說:“老四殉國了,求仁得仁,複何慟為!”
張伯苓先生教育兒子向嶽飛學習,號召家長學嶽母的襟懷,確實,他自己就有著嶽母的愛國之情和教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