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思維總是很奇特。
在小妞的幼兒園不遠處,有一個公共廁所,我們隻要是去商場買東西,總要經過那裏。遠遠地就能看到公共廁所豎起的牌子,上麵畫著一個穿裙子的和一個穿褲子的男女畫像。每次路過這個牌子,三歲的小妞都要對照檢查一下,“媽媽,我是穿裙子的,是女孩兒。”
“對的,小妞說的對極了。媽媽和小妞都是穿裙子的女孩兒。”我肯定。
有一天,小妞忽然對這個牌子的作用產生了疑問:“媽媽,這個牌子上幹嗎要畫男孩兒和女孩兒呢?”
“是告訴大家這個地方是公共廁所。”我解釋。
小妞恍然大悟:“噢,是公公的廁所呀。公公到這裏來上廁所,別人就不能上了。”
我趕緊糾正,“不對,公共的意思是大家的意思,和咱家的公公發音一樣,意思不一樣。公共廁所就是大家誰都可以上的廁所;不是咱家公公的廁所,是大家的公共廁所。再說,外公住得那麽遠,不可能在這裏有一個他自己的廁所。”
小妞看著我,沒有點頭。她還在思考公共廁所和公公廁所到底有什麽區別呢!的確,同音不同字,孩子很難理解。
她放學回家的路上,經過的牌子真是很多,學習認識這些牌子就成了我們的功課。
在三岔馬路口的一個廢棄了的汽車維修站邊上,掛著一個醒目的“摩托維修”的牌子。抱著小妞走到這裏,小妞總要問:“那裏寫的是什麽?”
我說:“寫著:摩托維修。”
“摩托沒羞。”她聽錯了,但是念完,就用小手搬過我的臉說:“媽媽,摩托沒羞,就要打屁股!打!打!這裏是打摩托屁股的地方。”
我笑得都要沒勁兒了。
但是,還是認真地告訴她說:“不是打摩托的屁股,是摩托車壞了,在這裏看病,就叫維護修養,也就是維修啦。不是沒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