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習慣決定孩子一生

不會感恩難有愛心

字體:16+-

要培養孩子的愛心,需要與培養孩子的孝心結合起來,孝敬長輩。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很重視尊敬長輩的教育,他說:“尊重、敬慕老一輩,這是我們生活的法則。”為此,他特別對青少年提出了“十不準”的要求:[1]

一是在大家勞動的周圍,不準閑待。在你清楚知道長輩人正在幹活而不允許你休息的時候,你遊手好閑,沉湎於種種娛樂,這是可恥的。

二是不準嘲笑老年人,這是對人最大的不尊重。

三是不準同尊敬的人、成年人,尤其不準同老人進行爭吵。

四是不準因為自己沒有某種東西而表示出不滿……你的同齡人有,而你的父母又沒有關心到你這一點,你沒有權利向自己的父母要求什麽。

五是不準逼你父母給你連他們本人都不肯給自己的那種東西。

六是不準去做長輩們所譴責的事情。

七是不準將年長的人,特別是你母親單獨一個人丟下不管,如果在她身邊除了你,沒有別人的話。

八是不準不經長輩們(特別是爺爺)的允許和勸告就要啟程趕路。

九是不準不先請長輩們坐下,自己就先坐下吃飯。

十是在成年人,上了年紀的人,尤其是婦女站著的時候,不準你坐下。

以上十條如果能完全做到,那麽可以說教育是有成效的。

2012年10月,教育部發布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下稱《指南》),明確提出了不同年齡段孩子關心和尊重父母的標準,如:“3~4歲的孩子,在長輩講話時能認真聽,並能聽從長輩的要求。”“4~5歲的孩子,要知道父母的職業,能體會到父母為養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勞。”《指南》裏還給父母提出了一係列如何培養孩子感恩的具體教育建議,如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榜樣,在孩子麵前關心自己的父母和長輩。還有引導幼兒尊重、關心長輩和身邊的人,如告訴孩子,媽媽累了,要知道讓她安靜休息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