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放羊的農村娃莫言,從小酷愛讀書聽故事。他家生活困難,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但隻要莫言提出買書的要求,母親總會滿足他。
2012年,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登上瑞典的領獎台。中國人第一次榮獲這樣的大獎,世界矚目。莫言是個會講故事的人,站在講台上,他講得最多的是母親的故事,讓全場動容。因為母親是童年給他買書並聽他講故事的人。
小時候,莫言有一個夢想。
上小學五年級後,莫言就喜歡上了創作。當年,農村沒有什麽娛樂活動,能夠看到的電影也隻有《地道戰》《地雷戰》等片子,還是露天放映。
有一次,莫言在家鄉平安莊看過《列寧在1918》這部電影後,覺得它與眾不同,於是就將它改編成了高密的地方戲茂腔,名叫《列寧傳》,其中有幾句唱詞在當地流傳很久。
列寧同誌很著急,
城裏糧食有問題。
馬上去找瓦西裏,
趕快下鄉搞糧食。
後來,因為家裏貧窮,正在讀小學五年級的莫言輟學了。11歲的莫言,就此過上了種高粱、種棉花、放牛和割草農耕的生活。當時正值“**”期間,在無書可看的時候,莫言也依然心懷夢想,他找來一本《新華字典》,專挑字典裏的生字看,查找其解釋和用法,進行學習。到後來,莫言竟把一本《新華字典》翻破了,他也將整部字典背下來了,無論是正著背,還是倒著背,甚至由提問者說從哪一頁背起,他都能應答如流。
提起“莫言”這個筆名,是在言誌,意在少說多做。同許多農村孩子一樣,莫言也很貪玩,什麽事情也都喜歡嚐試,算得上是一個“調皮蛋子”。但為了那個美夢,莫言嗜書如命。
在兒時的記憶裏,莫言常同哥哥搶書看。當時在他所居住平安莊裏的讀書人少,所能找到看的書,也隻是有些人家裏留下的古書和小人書。有時候,書雖已看完,因為太喜歡,莫言甚至會把自己搶到的書小心翼翼地放在一個誰也找不到的地方,擅自變成自己的私藏,哥哥再想看一眼,那就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