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品質銀行”的確在生活中存在,隻是它無形,人們用肉眼看不見。
當年,俞敏洪在北京大學西語係上學時,絕對是班裏最具“特色”的學生,原因也簡單,全班除了他之外,所有人都來自城市。如是,俞敏洪全麵釋放出自己的吃苦耐勞精神,他自願擔任宿舍衛生員,除此之外,還攬上了每天為室友們打開水的差事。他甘願默默無聞,他也甘願為室友們這樣付出,直到大學畢業。
10年後,俞敏洪創辦的新東方有了一定規模,他期待能有得力的合作者,同他共同去開創未來,實現更大夢想。那時的俞敏洪還沒有十分的把握,他隻好帶著大把的美元,跑到美國和加拿大,去挖那些昔日北大的同窗。
不論是在美國,還是在加拿大的昔日學友,他們那時都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誰會跟著俞敏洪回來一起同他去實現新的夢想?
結果,皆大歡喜,那些同學都回來了,他們給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理由,其中老班長王強說:“俞敏洪,我們回去是衝著你過去為我們打了4年水。我們知道你有這樣一種精神,你有飯吃肯定不會給我們粥喝,所以讓我們一起回中國,幹新東方吧。”
俞敏洪很慶幸自己當初懂得付出,聯想起大學時代的事情。
大學三年級的時候,俞敏洪得了肺結核,住了一年院,當他出院時發現,離複學還差6個月時間。有了大把的閑散時光,卻讓俞敏洪一時不知要幹什麽,最後他決定騎自行車去各地旅行。
當時,俞敏洪的身體剛剛恢複,沒有太多體力,當他清晨騎上車前行,離目的地還有三分之二的路程時,他就已經感到非常疲勞了,但是他還是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日程表前行。每次他依靠自己頑強的意誌堅持騎到目的地時,就有了一種自豪感。各地美麗風景讓他身心愉悅,又鼓勵了他向下一個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