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做活動時,遇到一個小男孩,總是笑嗬嗬的,動作很慢,吃飯、穿衣……任何事情在班裏都是最後一個做完。最可愛的是,他午睡起來穿衣服,老師在一旁不斷地提醒:“天天,動作快點,小心感冒了。”他也非常順從地回應:“我是得快點兒了!我這就快!”而事實是,他仍然是該多慢有多慢。我差點兒笑噴了。
據說,他媽媽每天早上都要衝著他連喊帶叫,一路怒氣衝天地來幼兒園。也不知道他是習以為常了,還是天性就這麽樂天,慢也就罷了,還那麽一副笑嗬嗬、滿不在乎的表情,簡直就是火上澆油,他媽媽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
這樣無奈的父母還有很多,自己精明能幹,偏偏生了個慢性子的孩子。於是,孩子幹什麽事看著都著急,都要上火。而像天天那般神經堅強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慢性子的孩子會因為父母經常發火而無所適從。
●抗幹擾法——因材施教
在我們的概念中,“慢性子”一向是被定義為缺點的。那麽,與之相對應的“急性子”就是優點嗎?性格沒有好壞之分,隻有優勢、劣勢之說。比如永遠速度倒數第一的天天,疊得被子是最整齊的,衣服從來不會穿錯,吃過的飯碗總是幹幹淨淨的……
但父母往往忽略優勢,認為孩子表現好都是正常的,不值得特意表揚,而那些劣勢因為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一些影響,比如慢性子的孩子可能比較“磨蹭”,讓忙碌的早晨變得更加緊張,所以,就會放大劣勢,繼而否定這一類型的性格。
如果換一種方式來對待這些慢性子的孩子,順應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情況應該會有所好轉。比如提前十分鍾起床,給他留出一絲不苟完成洗漱的時間;在充分肯定他衣服穿得好的前提下,訓練他的動作能力,熟練了,速度自然就會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