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問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要特別謹慎而且恰當。教育孩子,一定要針對其自身的情況給予恰當的評價,不要拿孩子與別人作比較。
努力讓孩子生活在幹淨、整潔的環境中,對他形成對汙穢、邪惡的免疫力和抵禦力大有幫助。
隨著孩子的長大,教育時機的選擇就變成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比如我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也是這樣,她讀小學以後,我要和她談一些比較嚴肅的問題,往往選擇和她一起坐車或一起散步的時間,我發現在這樣身體放鬆、精神放鬆、氛圍寬鬆的狀態下,交流往往能夠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更為重要的是,也是父母們一定要認識到的,孩子上小學以後,教育的重點就從家庭教育轉向了家庭與學校之間的兩個方麵的教育,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狀況不斷,父母這個時候才真正麵臨挑戰。孩子也開始踏上了“社會化”之路,每天他也都處於各種各樣的挑戰之中。一方麵,他越來越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自尊心也變得越來越敏感;另一方麵他畢竟又是成長中的人,免不了要犯錯誤。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首先就要特別謹慎,第二就是要恰當,此外就是要意識到無論什麽情況下都要注重保護孩子的心靈。父母尤其要克服自己“一吐為快”的衝動,一生氣什麽話都出口了,一生氣什麽顧忌都沒有了,看上去很“有效”,但後果很麻煩。
教育孩子,一定要針對其自身的情況給予恰當的評價,采用“橫向比較”、以別人的孩子作為榜樣進行教育,往往適得其反。
由於父母們自感生活的不易,總會想當然地要求孩子嚴格按照家長的思路學習與生活,殊不知,愈如此,愈適得其反。生活中,總會出現家長淩駕於孩子之上的諸多行為,直接導致孩子精神的不自由。然而,我們又很少反省自己的行為已經在孩子的心靈世界中造成損害。保護孩子的心靈成長,其實有很多可行的辦法,諸如就孩子感興趣的問題一起探索,經常帶孩子去旅行而拓寬孩子的視野,以生動的形式幫助孩子識字,親子共讀,等等。先後把六個子女培養成研究生的蔡笑晚先生,以“我的事業是父親”這樣豪邁的氣概,精心營造出愛的成長環境來保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通過苦難教育和故事法在孩子的心靈深處植入執著的追求精神,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指導孩子進行超前學習,在做人教育方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資料表明,3~6歲是孩童識字的最佳時期,他便把孩子所學的內容與故事聯係起來,把《三字經》中有關學習的典故講給孩子聽,並讓孩子背熟這些典故的語句,使孩子在真實的語境中訓練自己的語言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物質緊缺的年代,身為父親的蔡笑晚還不斷帶孩子去旅遊,在豐富的自然人文勝景中給幼小的心靈塗上永不褪色的美麗圖騰,從而最大限度地積累孩子的人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