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青春期的青年學生,對清政府的不滿情緒和躁動心理交相作用,不安分是普遍的狀態,對於他們而言,新時代的來臨不僅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他們強烈期盼著現實的改變,哪怕為此必須付出沉重代價,前景也未必清晰。
兩湖師範學堂學生朱峙三(1886—1967年,原名鼎元,又名繼昌,字峙三,亦名峙山,湖北鄂州人)自1906年入學,已經住校五年,這樣長時間離家讀書,令這位26歲的學生早已身心疲憊。辛亥年暑假,是這一期預定畢業的時間,但是朱峙三還是感到憤憤不平。因為比他晚入學讀理化學堂者“俱已畢業充教習,且獲獎給出身矣,思之忿然。”[38]加上家裏負擔重,母親常常詢問其何時畢業,令他感到讀書成了一件苦事。這樣的心態在集中住宿的同學中相當普遍,“心理厭惡住學堂太久矣”。(235)學堂中開設的課程,他覺得索然無味,每日“照單上堂,興趣極少。”尤其厭惡經學課,認為與世界大勢不合,如同“王莽複井田”。算學他不喜歡,每以為苦;教育學先生“講不動人。看講義人人能懂,何用講為?”(235)官話講《聖諭廣訓》,未免陳腐,而且先生也講得不純粹;簿記講學理,不足聽;體操課則學生皆不願擦槍,堂中雇二士兵代勞。連學無止境的國文課也因為先生不會講,“聽者甚少。點名後,人人悄悄下堂,彼不管也。”(242)個別同學雖未退席,也是在看別書。隻有圖畫課因先生教法甚好,差強人意。而日本教習教授的化學、物理學,則因為朱峙三對試驗有興趣,並有誌於將來教化學,所以不無興致。至於校方主政者,在朱峙三看來隻是為了自己的飯碗而故意一再延長學習的期限,因而更加痛恨現實現狀。
對學業不滿,轉而關注時局,而對時局的擔憂又使得學業更加令人生厭。作為反清革命的策源地,武漢學界早已是“革命思潮一日千裏”。(190)各學堂學生閱讀革命書報者極多,不僅訂閱《民呼報》,還從東京寄來《民報》,尤其關注各地反清起事和暗殺的消息。同學們常常談論反清革命的話題,並有文學社社員居間聯絡。作為革命情緒日益強化的表征,不顧官方禁令,剪去發辮的學生越來越多。不少學生為《中西報》、《公論新報》、《大江報》等報刊撰寫論說,諷刺抨擊時弊。“革命風潮不久必起”,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實。清廷組織皇族內閣,“以倫貝子、振貝子諸年少親貴握大權,仍視漢人如奴隸。強鄰四逼,欲以假立憲以緩和民氣,乃速其亡耳。”(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