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

2.芮逸夫的“中華國族”解說

字體:16+-

“中華國族”概念及相關認識,無疑是近代“中華民族”觀念及其認同思想史上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和內容。該概念在民國時期特別是抗戰時期有一定的傳播,特別是1936年公布、至少在中國流傳和被期待了十年的《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五五憲草)將其正式列入“總綱”第五條之後。前文我們曾提到1940年夏孫科在《中華民國憲法草案說明書》中對這一概念與“中華民國”和“中華民族”之關係有過粗略說明,當時很多人見到這一說明後,未必都能滿意。人類學和民族學家芮逸夫,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個。1942年12月,芮逸夫發表《中華國族解》一文,便試圖從理論上較為係統地專門闡釋“中華國族”概念,以形成與流行的“中華民族”概念的某種調和,可以說理論上具有一定的自覺性和典型性。由於類似的思想努力在民國時期並不多見,故筆者以為值得格外關注。

芮逸夫(1898—1994),江蘇溧陽人,長期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是民國時期較早注重田野工作的著名人類學和民族學家之一。1933年,他與淩純聲等一起赴湘西南考察,寫成“湘西苗族調查報告書”,被認為是我國最早一份正式的苗人調研報告。後來,在考察和改定西南少數民族漢字族稱方麵,他也曾做出過重要貢獻,並積極致力於提高少數民族參政權的工作。1942年9月,芮逸夫寫成《中華國族解》一文,3個月後發表在“中國人文科學社”所主辦的《人文科學學報》上。該文認為:“國族之名,創自孫中山先生……由我國的情形說,國族和民族是相同的;而民族和國家也是相同的;其在西文,本同作一詞:拉丁文作Nationem,英、德、法文並作Nation。所以我嚐以為中華國族,中華民族和中華國家三個稱謂,可以說是‘三位一體’。”他這一認識的得出,應當受到過清末時章太炎先生《中華民國解》一文有關看法的啟發。章氏強調華、夏、漢等傳統稱謂,盡管最初的本義有別,但後來卻含義交叉互攝,所謂“華雲、夏雲、漢雲,隨舉一名互攝三義。建漢名以為族,而邦國之義始在;建華名以為國,而種族之義亦在。此中華民國之所以諡”。不過,芮逸夫卻認為章太炎“對於中華民族之義,似乎不很了解。他對於所謂金鐵主義者之說,駁斥不遑。其實所謂金鐵主義者對於中華民族的見解,雖不盡然,卻頗有相當的是處”。他肯定金鐵主義者楊度認為“中華”不是“一血統之種名,乃為一文化之族名”的觀點“正合乎現代民族學者所采民族分類的標的”。因為“民族與種族,雖然相關,但不容相混。前者是文化的融合,而由於社群的團結;後者是體質的聯係,而由於血統的遺傳”。種族是“天然的,是有史以來生成的”;民族則是“人為的,是在曆史的過程中由人類的思想、感情、意誌造成的,是經過長時期的努力獲得的”。他還指出:“一個種族可以分裂為幾個民族,一個民族也可以包含幾個種族。我國民族乃是經過幾千年,融合古今來好些個種族,及其思想、感情、意誌而成。本文所稱的中華民族,即指此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