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中國的中學曆史教科書如何表達“中華民族”,也很值得今人關注。它關係到國民政府如何從基礎性曆史知識的書寫和傳授的角度,在青少年中積極塑造和強化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問題。在這方麵,青年學者劉冬梅曾做過相關的專題探討。她通過研讀大量中學曆史教科書,得出結論說,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在中國史教科書中,“中國民族”“中華民族”的名詞和概念基本上同時使用,但使用“中華民族”概念的教科書已經相對較多。到了40年代,則使用“中華民族”概念者更是占據了優勢和主流,同時“用漢族、種族、人種等概念來指代中華民族的現象越來越少”。而無論使用何種稱謂,其關於中華民族的認識都大同小異,都強調她由多個兄弟種族或民族長期交往融合而來,最終構成為一個民族整體。這表明在當時,“中國各民族作為一個整體”的中華民族觀念,已得到“學界認可”,而“中華民族”的稱謂,也已“被國人所接受”。[186]
另有一位年輕學者也指出:在民國時期的中學曆史教科書中,從其有關表述來看,“1930年代以後,‘中華民族’是包括中國境內各民族的總體的看法,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在中國各民族關係的敘述上,都強調中國各民族起源上的一致性與曆史上的融合以及現實中的平等關係,中國各民族互相影響,共同創造了中國的曆史文化,形成了一個新的包容各民族的‘中華民族’。現代意義上的‘中華民族’觀念開始形成”。[187]
筆者雖不讚成20世紀30年代現代中華民族觀念才開始形成的看法,毋寧認為這一時期該觀念已在社會上得到了相當程度的傳播,變得更加自覺了。但是關於中學曆史教科書裏“中華民族”概念的使用和有關論述的判斷,以自己閱讀過的部分教科書的感受來看,則與他們二位的結論大體吻合。隻是筆者在做類似判斷的時候,更願意拿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九一八”和“七七”事變這樣的重大事件的影響,來作為觀察問題的基點。由於這些事件的影響稍後顯現的“時間差”,它們與以20世紀30年代或40年代為時段來把握變化的方式,差別其實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