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關於“中國”在變遷中延續的獨特性和整體性,以及成為曆史書寫對象的必要性,可參見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曆史論述》一書(中華書局2011年版)。亦可參見許倬雲:《說中國——一個不斷變化的複雜共同體》一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57] 關於晚清中國的國家性質問題,學界的看法並不統一。一方麵,西方國家要求中國履行一個現代國家的義務,當然中國同時也就被承認或被賦予了現代國家的主權等權利。實際上,在與西方近代國家打交道的過程中,中國已逐漸發生從傳統王朝國家向現代主權國家的演變,特別是清末新政階段。如於逢春就認為,1820年《嘉慶重修大清一統誌》及其所附《皇輿全圖》的編繪,就標誌著大清國“已具備了近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基本要素——領土、主權與國民(臣民)意識”,“已存在著近代意義上的疆域、邊界與邊境製度”,“對其疆域、邊界已能有意識地自我認定、法理確定”,其疆域、邊界“已取得了國際法意義上的國家承認”。參見於逢春:《時空坐標、形成路徑與奠定:構築中國疆域的文明板塊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63—64頁。此見值得今人思考。
[58] 如澳大利亞學者費約翰就強調指出:“近代以前,‘中國’一詞既不指民族,也不指領土意義上的國家,而是指皇帝在世界中心的位置。作為一個國家的正式指代,它在1912年首次以‘中華民國’這一詞匯縮略而成,盡管民國時期它既指國家也指民族。然而即使在那時,這一用法也不普遍。”(費約翰著,李恭忠、李裏峰等譯,劉平校:《喚醒中國:國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與階級》,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版,第174頁原注釋2。英文本見John Fitzgerald,Awakening China:Politics,Culture,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366.)果真如此嗎?非也。海外漢學家的類似觀點並不奇怪。在國內,此類看法也是隨處可見,甚至研究有素如胡阿祥先生,有時也難免落入窠臼,見其早年論著《偉哉斯名:“中國”古今稱謂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74頁)。不過,胡先生也並非全然沒有見及於此,其書有關觀點前後並不完全一致,如他有時強調“直到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前,‘中國’都隻是地域的或文化的概念”(見此書第253頁),有時則又指出,秦漢以後“作為政治概念使用的中國走向定型”,到明清時期的國際交往中,“政治的中國,無論是空間抑或時間,其指稱都相當明確”(見此書第264、2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