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心 荀子說性惡,單指情欲一方麵。但人的情欲之外,還有一個心。心的作用極為重要。荀子說:
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正名》)
例如人見可欲之物,覺得此物可欲,是“情然”;估量此物該不該要,是“心為之擇”;估量定了,才去取此物,是“能為之動”。情欲與動作之間,全靠這個“心”作一把天平秤。所以說:
心也者,道之工宰也。(《正名》)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解蔽》)
心與情欲的關係,如下:
凡語治而待去欲者,無以道欲而困於有欲者也。凡語治而待寡欲者,無以節欲而困於多欲者也。……欲不待可得,而求者從所可。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從所可,受乎心也。〔天性有欲,心為之製節。〕(此九字,今本缺。今據久保愛所據宋本及韓本增)……故欲過之而動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則欲雖多,奚傷於治?欲不及而動過之,心使之也。心之所可失理,則欲雖寡,奚止於亂?故治亂在於心之所可,亡於情之所欲。……以欲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故雖為守門,欲不可去,性之具也。雖為天子,欲不可盡(此下疑脫四字)。欲雖不可盡,求可盡也;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道者進則近盡,退者節求,天下莫之若也。凡人莫不從其所可而去其所不可。知道之莫之若也,而不從道者,無之有也。……故可道而從之,奚以損之而亂?不可道而離之,奚以益之而治?(《正名》)
這一節說人不必去欲,但求導欲;不必寡欲,但求有節。最要緊的是先須有一個“所可中理”的心作主宰。“心之所可中理,則欲雖多,奚傷於治”。這種議論,極合近世教育心理,真是荀子的特色。大概這裏也有“別墨”的樂利主義的影響(看第八篇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