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哲學史大綱

第十一篇 荀子

字體:16+-

第一章 荀子

一、荀子略傳 荀子名況,字卿,趙人。曾遊學於齊國,後來又遊秦(《強國篇》應侯問入秦何見。按應侯作相當趙孝成王初年),又遊趙(《議兵篇》孫卿議兵於趙孝成王前〔趙孝成王當西曆前265至前245年〕),末後到楚。那時春申君當國,使荀卿作蘭陵令(此事據《史記·年表》在楚考烈王八年〔前255〕)。春申君死後(前238),荀卿遂在蘭陵住家,後來遂死在蘭陵。

荀卿生死的年代,最難確定。請看王先謙《荀子集解》所錄諸家的爭論,便可見了。最可笑的是劉向的《孫卿書序》。劉向說苟卿曾與孫臏議兵,孫臏破魏在前341年,到春申君死時,荀卿至少是一百三四十歲了。又劉向與諸家都說荀卿當齊襄王時最為老師,襄王即位在前230年左右,即使他活了八十歲,也不能在齊襄王時便“最為老師”了。我看這種種錯誤紛爭,都由於《史記》的《孟子荀卿列傳》。如今且把這一段《史記》抄在下麵:

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遊學於齊。鄒衍〔之術,迂大而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淳於髡久與處,時有得善言。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髡。”〕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

這段文字有兩個易於誤人之處:(一)荀卿“來遊學於齊”以下,忽然夾入鄒衍、鄒奭、淳於髡三個人的事實,以致劉向誤會了,以為荀卿五十歲遊齊,正在稷下諸先生正盛之時(劉向序上稱“方齊宣王威王之時”,下稱“是時荀卿年五十始來遊學”)。不知這一段不相幹的事實,乃是上文論“齊有三鄒子”一節的錯簡。本文當作“鄒衍、田駢之屬……”,那些荒謬的古文家,不知這一篇《孟子荀卿列傳》最多後人添插的材料(如末段記墨翟的二十四字文理不通,或是後人加入的),卻極力誇許這篇文字,文氣變化不測,突兀神奇還把他選來當古文讀,說這是太史公的筆法,豈不可笑!(二)本文的“齊襄王時”四個字,當連上文,讀“鄒衍、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那些荒謬的人,不通文法,把這四個字連下文,讀成“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不知這四字在文法上是一個“狀時的讀”;狀時的讀,與所狀的本句,決不可用“而”字隔開,隔開便不通了。古人也知道這一段可疑,於是把“年五十”改為“年十五”(謝墉校,依《風俗通》改如此)。不知本文說的“年五十始來遊學”,這個“始”字含有來遲了的意思。若是“年十五”,決不必用“始”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