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寅恪先生的生平極富研究旨趣[1]。新出版的《陳寅恪先生年譜長編》(初稿)主要依據《吳宓日記》一手資料以及《吳宓與陳寅恪》、《吳宓自編年譜》、《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等二手材料,雖提供了很多線索,但內容仍值得補充,如該書卷三所記寅恪先生在哈佛大學的一些經曆較為簡略[2],而且因為一些資料廣為人知,並未增加太多資料,值得加以補充。通過《長編》可知,寅恪先生約在1919年年初入讀哈佛大學,學習梵文、希臘文等。又引《吳宓自編年譜》1919年編雲陳寅恪君於1919年1月底2月初由歐洲來美國。寅恪在哈佛期間與吳宓、湯用彤、白璧德等有交往。寅恪於1921年9月離開美國赴德國。
事實上,如果補入哈佛大學早年的出版物資料以及德文中的資料,可補充《長編》者甚多。如寅恪在哈佛的注冊信息可幫助我們確定1919年寅恪實際注冊時間和當時學習的專業以及居住地址,從而對其當時的生活狀態有更細致的把握,也可以糾正一些《長編》中的偏差。近百年來物是人非,好在波士頓一帶是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保存甚佳之古城,其近代建築風貌保存良好,19世紀民宅比比皆是,一些建築從建成到現在一直長期保存,甚至門牌號碼也無甚變化,可以很方便地幫助我們回到當初的場景,聆聽曆史的餘音。吳宓自己搬家的記錄在其日記中留下了詳細的記錄,其實寅恪先生也多次搬家,但吳宓在日記中沒有特別說明。而本章將利用哈佛公布的一些材料,大致恢複寅恪當時搬家的曆程。
本章將利用現有公開的哈佛出版物中新發現的有關寅恪先生的記錄,重建他在哈佛留學期間的一些生活情形,並考察當時他一些室友、同學、鄰居、學術單位負責人、教授的相關信息,帶領讀者回到當時的曆史現場,在寅恪先生留下足跡的地方遊曆一番,以期對寅恪先生成長的經曆和環境獲得一些新的體驗和認識。一方麵可供對20世紀初中國留學生生活有興趣的讀者參考,另一方麵亦幫助對寅恪先生一生行事感興趣的讀者了解他當時所處的生活和學術環境,從而加深對寅恪心境的理解。本章的目標是提供迄今為止最詳盡地介紹和分析寅恪先生在哈佛時其周圍學術和生活環境的一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