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西方發現陳寅恪:中國近代人文學的東方學與西學背景

導論

字體:16+-

本書主要以陳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和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年8月25日—1803年12月18日)兩人為重點探討20世紀上半葉中外思想與學術發展的一些線索,特別關注中國近代人文學興起的世界學術背景。在很大程度上,本書著重討論了寅恪先生早期學術生涯中的若幹重要議題,特別是寅恪先生與歐美近代思想學術傳統的關聯、寅恪先生早年學術在世界學術坐標係中的位置,同時也以寅恪先生的史學思想所受德國思想家赫爾德思想影響為基點,討論了德國近代思想家赫爾德對中國近代人文學之影響。以史料而言,本書旨在探討西文文獻中所見寅恪先生及其學術與中文文獻中所見赫爾德及其影響;以主題而言,本書試圖發現20世紀上半葉波瀾壯闊的世界學術史上一些中外學者在思想和學術上相互關聯的網絡。值此成書之際,我想略述本書之緣起,讓讀者在進入正文之前對本書所關心的主要議題、材料運用之範圍、全書寫作與結集之經曆、所受前輩學者之影響、全書主要內容有所了解。

寅恪先生早年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中西思想和文化激烈碰撞的時代。寅恪先生在亞、歐、美三個大陸多所學術機構受過十分嚴格的傳統文化和現代學術訓練,因而他的學術,無論是早期的“殊族之文、塞外之史”研究還是後來的中古史研究,均應放置在一個廣闊的世界學術史背景下考察,而且需要用不同語言的文獻材料等多重證據來進行辨析。廣義上,雖然殖民主義時代的“東方學”也包括在歐洲人看來作為研究他者對象的“漢學”,本書所討論的寅恪學問中的所謂“東方學”卻主要指寅恪文中所謂“殊族之文、塞外之史”,實際上主要指寅恪早年利用中亞出土新文獻以比較曆史語言學進行的文史研究,並不包括寅恪以自身文化傳統所進行之中古史研究。換言之,在本書所構建的寅恪先生的學術世界中,“東方學”主要指以比較曆史語言學為方法、以中亞和塞外出土語言文獻為主要史料的學問,特別是寅恪先生早年關注的佛學、蒙藏、西夏之學,而所謂“漢學”不算在內,涉及中國之研究在他的學問中應被理解為曆史學,即對中國曆史之研究,亦所謂寅恪從四部學的角度提及的“乙部之學”,而他中年時期特別注重的是中古史研究,晚年則轉向明清史研究,出版了《論〈再生緣〉》、《柳如是別傳》等重要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