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現代轉型,如大河到了出海口,劈波斬浪,迅猛異常,史學亦然。確乎如此,正是從20世紀以來,中國史學發生了裂變,從傳統到現代,從閉塞到開放,開始了中國史學現代化和科學化的行程。倘如是,凡曾經稍稍接觸過中國現代史學的人,怕是很少不知道“史語所”在這一行程中的作用與影響的罷?
“史語所”是“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的簡稱。192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正式成立,傅斯年出任所長,1948年年底遷往台灣,落戶在台北南港,直至今日。來東吳後,一直想訪“史語所”,特別是前兩天去了台大,拜謁“傅墓”(1950年傅斯年病逝,喪於台大),聆聽“傅鍾”(台大的上下課鍾聲),更催我去訪由傅斯年創辦的那個所。
是日,秋雨霏霏,這是與所長王汎森約定的日子。說起王汎森先生,當是我的老朋友了。1996年5月,在山東聊城召開的“海峽兩岸傅斯年百年誕辰暨學術研討會”上,我與他有一則“關於蘭克史學的對話”。因傅斯年有“中國的蘭克”之稱,故在這次會上,研究西方史學的張廣智與研究中國史學的王汎森,有了這次難得的學術對話,這既出乎會議主辦者的意料之外,又合乎學術交流的情理之中,後來經新聞媒體一宣傳,就有點變味了,說這是海峽兩岸的真正意義的對話。這自然是言重了,其實我當時沒想那麽多,汎森兄事後也說是這樣,我們兩人作了一次普通的學術交流,隻不過在形式上采用了即興互相答問的對話方式。兩年後,我首次訪台,出席“海峽兩岸史學史學術研討會”,我的大會報告論文又由汎森兄評論,這更進一步地加深了我們間的學術情誼。後來,他又來上海,住宿的天鵝賓館離我家很近,我作“導遊”,同去對麵的魯迅公園,瞻仰魯迅墓,參觀魯迅紀念館。再後來,他多次來複旦作學術演講,我與老友都有見麵敘談的機會。此次,他知道我來了東吳,同為東吳“兼職教授”(我為“客座”)的老友又可與我見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