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無法扼殺的愉悅:文學與美學漫筆

六、布萊希特詩歌評述

字體:16+-

(一)關於評述的形式

眾所周知,評述(Kommentar)與那種權衡利弊式的評價頗有不同。評述將其[所評述]文本的典範性當作出發點,同時也帶著一種偏頗之見。此外,它與評價的區別還在於,它隻關乎所評述文本的美和正麵內涵。評述既是一種古老的形式,又具有權威性。促使我們動用這種評述來服務於一種文學創作的,是一個極具辯證性的實情,而這種文學創作本身卻不僅不包含任何遠古遺風式的內涵,而且它還敢於與當今那些被視為權威的事物相抗衡。

上麵所說的實情與辯證法的一個古老原則之意欲所為不謀而合,即通過堆砌困難來克服困難。此處尚待克服的困難在於,如何才能使如今的人再去閱讀詩歌。如果說,人們隻要把[詩歌]這種文本當成仿佛曆經考驗、充滿了思想內涵的文本,簡短來說,當成經典文本來閱讀,上述困難便會迎刃而解,那麽,這種解決辦法將會是怎樣的呢?還有,如果人們麵對困難時果敢地采取行動,並同時想到一個跟當今閱讀詩歌一樣都頗為困難的狀況,即在當下創作詩歌也是困難的,如果人們把一部現代詩歌選(heutige lyrische Sammlung)當作基礎,並由此而將詩歌性的文字當成經典文本去閱讀,這又將會是怎樣的一種解決辦法?

如果說真有什麽能鼓勵人們去進行這種嚐試的話,那便是以下認識了——此外,如今身處絕望之中的人也都是從以下認識中獲得勇氣的:明天便可能會有如此巨大的毀滅性災難降臨,以至於我們看待昨日的各種文本和作品時會感覺,它們仿佛離我們有幾個世紀之遙。(在今天還如一件緊身衣般緊貼文本的評述裏,明日就有可能出現一道道經典的褶皺。那些今天還被評述得極為精確,甚至精確得有些不得體的文本選段,明天可能就會恢複其神秘麵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