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四、天下英雄誰敵手

字體:16+-

爭勝便不免有異同分合。陳垣以研究古教成名,也由此與伯希和結緣。尤其是關於摩尼教的研究。1923年4月,陳垣在北京大學《國學季刊》第1卷第2號發表《摩尼教入中國考》,以京師圖書館所藏敦煌摩尼教經殘卷,參照其他相關史料考證宗教史。此問題及資料,沙畹、伯希和十年前已經做過研究,並在《亞洲報》發表《研究京師圖書館藏敦煌摩尼教殘經》,內容與陳垣文多相類,而陳並未看過沙、伯二人的論文。此事被時人斷為水準相近者用相同材料研究同一問題,其結論往往相似的典型。陳垣文後出,所引材料及探討問題較前人詳備,或認為論及此事者雖有蔣伯斧、伯希和、王國維等數人,“具體解決者,隻有陳援庵一人”。[1]伯希和看到陳垣的論文,即致函陳垣,查詢有關宋元間摩尼教流入福建的情形,尤其關注耳聞已久的福州烏石山刻有二宗經、三際經的兩塊宋碑。[2]陳接信後,即托樊守執代為查訪。樊氏先是設法坐實伯希和是否由龔易圖處獲得信息,繼而到烏石山及其支脈的各宮觀、寺廟、祠堂、宅邸及沿山石崖尋訪多日,均無發現,遂斷定“烏石一山實無該經石刻、木刻或經卷”。[3]此事雖無結果,卻是陳垣與伯希和文字交往的發端。

伯希和與中國學者結緣,敦煌遺書是重要媒介。1924年陳垣將北平圖書館藏敦煌經卷八千餘軸,分辨類別,考訂同異,編成目錄,名《敦煌劫餘錄》,據說取其曆劫僅存之意。1930年付梓時,陳垣自序,中有“(清光緒)三十三年,匈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相繼至敦煌,載遺書遺器而西,國人始大駭悟”。友人勸以序中不要直接提名,因為二氏來中國,在學術界集會上彼此還常見麵,而且“劫餘”二字太“刺激”,是否改一名稱。陳答稱:“用劫餘二字尚未足說明我們憤慨之思,怎能更改!”[4]是書1931年由曆史語言研究所印行。兩年後伯希和對陳垣推崇有加,並不以“劫餘”之斥為忤。陳垣與伯希和關於學術為天下公器和學者民族感情相輔相成的態度,成為那一時期中外學術交流進入相對正常的發展軌道的重要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