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超編注《陳垣來往書信集》錄有1933年4月27日尹炎武致陳垣函,中謂:
今月十五,伯希禾翁回國,我公與適之、聖章、叔琦、貝大夫諸君到站送行。臨發,伯翁謂人曰:“中國近代之世界學者,惟王國維及陳先生兩人。”不幸國維死矣,魯殿靈光,長受士人之愛護者,獨吾陳君也。在平四月,遍見故國遺老及當代勝流,而少所許可,乃心悅誠服,矢口不移,必以執事為首屈一指。[1]
或以此事在胡適日記書信等文字中毫無蛛絲馬跡,疑為子虛烏有。複因文氣稍滯,可揣度為尹炎武的私意,所以值得仔細辨證。
是函標點似可略作調整,並疑有脫字(作、編者均有可能),伯希和語的引號,至少應移到“獨吾陳君也”之後。該書信集收錄尹炎武致陳垣函83通,均稱“師”、“老”、“公”、“先生”,以其身份,當不會妄呼“陳君”,亦不至於稱年長12歲、學術界群相敬重的王國維為“國維”。以情理度之,此言當出自與王國維年齡相仿(伯氏隻小1歲)、地位相當,且不會嚴守中華禮法的伯希和之口。所以接下來的一句,也應是伯希和的意思。這從尹、伯二人與陳垣的關係以及在此前後各自的行蹤可以證明。
尹炎武,字石公,江蘇丹徒人,生於1889年,小陳垣9歲,他先後任教於北京農專、北京大學、輔仁大學和中法大學。1922年5月,由吳承仕發議,尹炎武、朱師轍、程炎震、洪汝闓、邵瑞彭、楊樹達、孫人和等八人假座北京的歙縣會館結成“思誤社”,每兩周會集一次,主要校訂古書,以養成學術風氣。後改名“思辨”,陸續加入者有陳垣、高步瀛、陳世宜、席啟、邵章、徐鴻寶、孟森、黃節、倫明、譚祖任、張爾田等人。[2]陳垣交遊甚廣,左右逢源,思辨社成員與之交誼尤為深遠。譚祖任加入思辨社後,該社的輪集改到位於豐盛胡同的譚宅聊園舉行。[3]後來尹炎武離京,“每念高齋促膝,娓娓雅譚,風月聊園,沉沉清夜,未嚐不極目蒼茫,精神飛越。南北相望,想同之也。夫以博雅閎深之學,精密湛邃之思,肴和百家,委懷乙部,冷交易集,起冬至而消寒,版本搜奇,汲修綆之供給。左攬績溪之奇侅,右瞰藏園之珍秘,真率五簋,高談娛心,橫議華筵,抵掌快意,此情此景,寤寐不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