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三、具有統係與不涉附會

字體:16+-

對於清史尤其是晚清史的研究,陳寅恪從史料到史學一直有不少精辟而獨到的見解。其治史強調要收羅古今中外公私敵我正史雜書各種資料,融會貫通。他曾針對倉促成書的《清史稿》談及相關的史料與史學,認為:

史館中史料殘缺殊甚,某人任某門,則某門之史料即須某人以私人資格搜羅。微特浩如煙海之史料,難由一二私人征集,即自海通以還,一切檔案,牽涉海外,非由外交部向各國外交當局調閱不可,此豈私人所能為者也?邊疆史料,不詳於中國載籍,而外人著述卻多精到之記載,非征譯海外著述不可。又如太平軍之役,除官書外,史料亦多缺軼。曾氏初起時,曾遣人之粵偵伺洪氏內幕。此人備曆艱險,作有詳細報告,成一專書,名曰《賊情回報》[1],今其書尚存,於太平軍中諸領袖人物,皆為作略曆,如小傳,一切法製規例,皆詳列靡遺。此類極有價值之史料,若不出重價購買,則於太平軍內容,必難得其詳。此事亦非私人所能了。又乾隆以前《實錄》皆不可信,而內閣檔案之存者,亦無人過問。清人未入關前史料,今清史館中幾無一人知之,其於清初開國史,必多附會。

1928年,他為挽救由李盛鐸保存、瀕臨毀壞的內閣檔案向各處呼籲,認為其中“有明一代史料及清初明清交涉檔案,極為重要,……(清華)研究院如能擴充,則此大宗史料,實可購而整理之”。[2]後來日本滿鐵公司聞訊,訂約購買。陳寅恪與胡適等人“堅謂此事如任其失落,實文化學術上之大損失,明史、清史,恐因而擱筆,且亦國家甚不名譽之事也”。[3]

重視資料搜集之外,陳寅恪晚年的治學重心下移到明清史,其成就及方法對於近代史研究有極為重要的啟示與示範作用。可惜此節尚未得到學術界的充分認識和重視。近代學者,承續清學餘蔭,競相擁擠於古史狹境。“當時學術界凡主張開新風氣者,於文學則偏重元明以下,史學則偏重先秦以上。”[4]所以章太炎批評“今之講史學者,喜考古史,有二十四史而不看,專在細致之處吹毛求瘢”。[5]1934年2月趙萬裏與朱自清談論“現在學術界大勢”,慨歎:“大抵吾輩生也晚,已無多門路可開矣。日本人則甚聰慧,不論上古史而獨埋首唐宋元諸史,故創獲獨多也。”[6]其實不僅日本學者,近代史學界二陳(垣、寅恪),也都是不論上古史。陳寅恪為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作序,稱“先生是書所發明,必可示以準繩,匡其趨向”,“關係吾國學術風氣之轉移者至大”,不僅路徑須“脫除清代經師之舊染”,“合於今日史學之真諦”,而且領域應由“三代兩漢”而“中古以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