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數字麥克盧漢

第一版後記

字體:16+-

又是一個與麥克盧漢神交的春節。兩年前這個時候,修訂《理解媒介》,交商務印書館出第二版。一年前的春節,忙於翻譯他的選集《麥克盧漢精粹》。今天,春光明媚的春天又要迎來域外的一朵奇葩,怎能不令人興奮?

《數字麥克盧漢》是數字時代的一朵報春花。作者萊文森不愧是數字時代的麥克盧漢。他送給我們一麵寶貴的鏡子。我們在此看見的,不僅有麥克盧漢的光輝理論,而且有作者本人的閃光思想。借助這麵鏡子,我們可以認識曆史和未來,認識媒介、人生和藝術,認識神奇的互聯網及虛擬世界,可以幻想虛擬世界以後的世界。

去年5月,我在《麥克盧漢精粹》的後記裏寫下這樣一句話:“有了《麥克盧漢精粹》,難以理解的《理解媒介》就比較容易理解了。”今天我要說,有了《數字麥克盧漢》以後,麥克盧漢就更容易理解了。

前年的3 月,我在《理解媒介》的後記中說:“1964年,這本驚世之作問世時,人類還徘徊在電子時代的門檻之外。”今天我們看到,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人已經進入數字時代了。

1980年,我在美國初涉麥克盧漢的《理解媒介》,深深為他的博大精深震撼,憧憬研究麥克盧漢的機會早日到來。可是這個機會卻姍姍來遲。

兩年前,我在《理解媒介》的後記中,還不敢夢想更沒有預見到,這個機會竟然會來得這麽快,這麽早。當時我隻能表達一種期盼:“傳播學經過20年的引進、消化、吸收、徘徊之後,即將進入一個大發展時期。但願這個新譯本在新學科大廈的構建過程中,能起到一磚一瓦一沙一石的鋪墊作用。”

就在這兩年中,麥克盧漢研究已經蔚為壯觀,各界學者、大學學報和出版社密集推出譯著、專論和文章。中國的麥克盧漢熱,隻比國外晚那麽幾年。我相信,中國學者能夠建立自己的“麥克盧漢學”學派。我呼喚這一天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