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世事蒼茫

被光明俊偉的人物吸引,是美好的事——答《書城》李慶西問

字體:16+-

李慶西:你是王瑤先生的高足,不妨就從你做研究生時候說起吧。王瑤先生門下,還有錢理群、吳福輝、淩宇、溫儒敏、陳平原等,都有比較高的學術成就,但是你們每個人的治學風格都大相徑庭。作為一個群體來考察,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你覺得,有哪些因素促使你逐漸養成自己的學術個性?

趙園:我其實不大習慣於“話說從頭”,你既然問了,也不妨由這裏說起。我和你說到的幾位,是“文革”後第一屆研究生。這一屆的特別之處,是其中不少人讀研的時候已近中年,人生閱曆較為複雜,不同於毛澤東所批評的那種“三門幹部”。此外,一些體製化的安排,當時還沒有成型,比如沒有實行學分製,沒有對於學位論文的規格上的要求。我們大部分時間用來讀書,這方麵的環境相當寬鬆,有利於發展你所說的“個性”。有人寫北大法律係七七級的本科生,說“當時法學著作很少,大量都是閱讀文學、曆史、政治著作,馬恩的著作,大家都讀過,而且不是一遍兩遍”,“教員和其他教學資源的匱乏,反倒使北大的法學教育顯得格外寬鬆自由”,有人“在婚姻法考試時交了自己寫的一篇小說以求代替,沒想到任課老師也欣然接受”(引自《文風背後是一種經曆》,《讀書》雜誌2008年第1期)。起點很低,資源有限,另有其他的一些壓抑的因素,卻又有上麵所說的那一種寬裕。七七、七八級的本科生,七八屆即“文革”後第一屆研究生中的所謂“人才”,他們的成長多少賴有這種條件。在大學體製化的過程中,這一種求學生活是令人懷念的。

王瑤先生對我們相當放任,不曾向我們提出太具體的要求,主要由各人自己摸索。我的那班同學入手處就互有不同。還記得其他同學依照王先生的指導在北大中文係資料室讀舊期刊,我卻在圖書館讀“文革”前已部分出版的《西方文論選》,同時一家一家地讀作品集。讀文集,即使到了“明清之際”,也仍然是我的入手處。但對“知識分子問題”的關注,在我們,卻是共同的,隻不過取徑互異而已。回頭看,起點處的選擇,對一個學人有可能意義重大。三十年來,我的學術工作大致圍繞著“知識分子命運”展開,貫穿的線索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