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秋的莫斯科、聖彼得堡遊之後,今夏再次到了俄國。海參崴,是俄國遊中因費用較低而被國內遊客看好的“旅遊目的地”。也因費用低,借了各種名目的公費出境遊,據說一度火爆,今夏已好景不再。至少我們出關的那天,遊客沒有想象的多,事先被描述得極為繁瑣的邊檢,也還算順利。令人稍有不快的是,五關中最後的一關,封閉在車廂中已久的旅客想活動活動腿腳,剛踏到地麵,就有身著軍服的俄國女子揮手示意你回到車上。同伴還注意到,關卡的提示有韓文而無中文,入關後所見警示(如“禁止吸煙”及“請勿亂扔垃圾”),卻是中文的。
關卡到海邊的途中,有軍人及家屬的小小聚落。在如此空曠荒涼的所在,卻看到了盛裝的女子在土路上走,覺得有點怪異。海參崴麵海的那家“北京飯店”,大而無當,不知業主是俄國人還是中國人。或許也因主要麵對的是中國遊客,顯然不認為有認真經營的必要,房間內的設施令人想到國內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縣委招待所——至少我們入住的房間。破舊的桌子,抽屜中黴跡斑斑。後來發現是導遊小姐對於我們這行人的特殊安排——大約為了賺取不同房費間的差價。陽台外即叢薄,俯臨一個相當大的廢舊汽車場。有一晚回到住處,發現房間內有一大攤像是動物的糞便,我和丈夫始終想不出我們不在的那段時間裏曾有何種野物來訪。經過與旅行社的交涉,直到臨行前的一晚,才將我們換到稍像樣的房間,卻另有其弊——樓下震耳欲聾的迪廳音樂,直響到夜深,而隔壁房間的同胞,大約牌興太濃,每隔一會兒,就喧聲大作。
飯店前,是一覽無餘的海岸,空曠清冷,盡管是夏日。近在咫尺,卻終於未抵達海岸線,因那一帶被圈作了遊樂場,隻能有償消費。遠處的海景卻可以無償地觀賞。總有大群的海鷗向遊客覓食,在樓窗外上下翻飛。這種鳥的翼展寬,似挾了海上潮潤的風。被開放為迪廳的餐廳不供應晚餐,回國前的那晚,被導遊小姐帶到另一處專門麵向中國遊客的飯店,在城市邊緣陂陀的道路上曲曲折折走了很久。同行的較我腿腳不便的旅伴不免嘖有怨言,我卻覺得那城市的夜色值得回味。街道闃無人跡,隻有偶爾掃過的車燈的光柱。海上起霧了。冷霧中的樓房,有透出窗外的燈光。你想知道在窗簾那一麵進行著的,是怎樣的生活。據俄方導遊尤拉說,海參崴是座風城,夏季轉瞬即逝,有漫長的嚴冬,顯然不屬於那種宜居的城市。於是你看到了抓緊這夏日最後一線光陰的年輕女子,短裙下兩腿修長。三天裏,隔霧看花,俄羅斯仍如來時一樣遙遠。較之我2003年所見,是更其陌生冷漠的國度,盡管這一批深愛俄羅斯文學藝術的知識人,懷了一腔熱忱渡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