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莫斯科機場,已是下午。由機場到市區,所見無不平常,一時竟沒有異國之感,平靜得令自己生疑。這片夢中的土地,見之於這個晴明的日子,心情竟如常地平淡,波瀾不興。當晚在馬雅可夫斯基廣場附近的中餐館用餐前,有機會在這紅色詩人的銅像前拍照。蒼茫暮色中,這巨大的雕像擺出的,正是中國知識者曾經熟悉的威猛的姿勢。我猜想歐美的遊客會不知此君乃何許人的吧。在此處流連的,大約隻是中國大陸人,而且必是我的同代人或前輩。旅伴中有青年時代曾經寫過詩的,這一刻或許記起了《好》或《列寧》中的若幹詩句。回到北京後朋友翻看我的相冊,驚訝於這雕像的依然矗立。他們或許由此想到了一個富有教養的民族對於自己曆史的態度?
直到坐在了宇宙飯店的客房的窗台上,對著窗下的燈火,仍然要一再提醒自己已身在莫斯科。這是真的。路燈下有稀疏的行人。街對麵據說是展覽館的一組建築,在精心設計的燈光下如夢如幻。此後在莫斯科的幾天裏,我們隨處見到城中的大片林地,以及廣場直到居民區的各種紀念性的人物雕像。這正應當是我想象中的俄國,盡管似乎並沒有刻意去想象。
行前見到了“帶一本書去巴黎”這樣的好題目。倘若要帶一本書到俄國,我還想不出應該帶的是哪一本。為了喚醒記憶,我的確將手邊容易找到的“文革”前印製的小書帶上了客機,契訶夫的《草原》,庫普林的《阿列霞》,想借這些書“入境”,事後自己也不禁失笑:何不“物來順應”,享受一份單純的快樂!但此後的經驗證明,因了對俄國的閱讀從一開始就太為文學所引導,不惟我,即同行的師友也像是隨時在為記憶中的文學尋求印證,因而快樂已不能單純。《草原》是曾經令我沉醉的,當我在機艙的燈光下溫習舊課,發現的卻是自己已不能返回當年的閱讀狀態。個人的“閱讀史”竟也如此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