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曆史和思想史演變的角度考察了從西周之初到兩漢時期詩歌功能的演變軌跡以及中國古代詩學觀念生成的過程,揭示了在這一時期詩歌功能、詩學觀念與政治史、思想史之間複雜的互動關係。全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從周人立國之後的意識形態建設角度闡釋了詩歌在當時的重要政治意義。作者認為,西周至春秋之時,詩歌功能是在人神關係、君臣關係、貴族之間三種語境中遞相轉換的。“中篇”闡述了儒家話語係統在周人禮樂文化的基礎上生成以及詩歌從官方話語向民間話語的轉換過程。“下篇”具體考察了漢代士人階層與君權集團之間“共謀”而建構大一統的國家意識形態的過程以及士大夫階層作為社會“中間人”的諸特性,並揭示了《詩經》在意識形態建構過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