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舍勒文集:哲學與現象學

四、內在感知的假象的一般根源02

字體:16+-

此外,弗洛伊德學派最近竭力強調的“壓抑”現象也提供了內在感知假象的一個一般根源;主張審慎地對待這一學派的理論和語言,自然也落入了這種可疑的理論的羅網。在此,我們並不把“壓抑”理解為一種因果假設,而是理解為一種經常出現在內在感知行動中的事實上的現象。它存在於對想象、感覺與欲求、愛與恨的忽視行為之中;這種忽視是內在的、衝動性的,而這些衝動一旦被充分感知,將會遭到否定性的價值判斷(要麽是自身“良心”的價值判斷,要麽是根據我們認可的規則法典而作出的社會性價值判斷)。將這一現象僅局限於先前體驗的回憶,就大錯特錯了。回憶隻不過為這種現象提供了一塊特別賦於成效的領域。在當下體驗的內在感知裏,也有這種現象。在壓抑時,體驗雖然存在,但卻未被看到,而且,在自覺的意願行動中,體驗並未被改變,而隻是被衝動性地排除於視界之外;因此,“壓抑”與所有“倫理的自我控製”不同;這就是說,“壓抑”與對所見體驗施加的任何故意刁難和壓製嚴格地不同:這時,人們會問:既然如此,“壓抑”怎麽可能出現?為了能把體驗“壓抑”出去,難道必須從內心裏不對體驗進行感知嗎?我在這裏提請注意先前所述:如果說體驗本身,特別是“衝動性”欲求或感覺、恨與愛所“指向”的內容還沒有出現,那麽,此時內在感知可以說已經嗅到了一種體驗、一種感覺衝動或欲求衝動的價值馨香;那種將體驗從內在感知邊界逐出的衝動性活動已經在對這一首先出現的衝動價值作出反應。這樣,體驗不僅依舊進不了判斷域(體驗即使被完全感知,也常常出現不對該體驗作任何判斷的情況),而且進不了內在感知本身的領域。如果體驗確已被感知,而驕傲、羞愧、義務動機之類在同體驗所內在的傾向爭鬥,體驗的作用又在表達活動或行動中受阻,發揮不出來,則完全是另一回事。這是些實際的心理過程;它們同內在假象毫不相幹。在出現壓抑時,恰恰並不導致這種實際的動機衝突,因為羞愧、驕傲、恐懼、害怕或別的什麽都是壓抑的根由;這裏沒有限製體驗或阻礙體驗繼續擴展,而隻是阻止對體驗的感知。[31]因而,體驗恰恰能通過這些不由自主的對抗力、通過倫理方麵的自我控製而確實更加無所阻礙地擴展開來。所以,體驗的活動路線從正視敵對事物的倫理性自我控製與實際的動機抗爭(在這場抗爭中,對抗體驗的力總是勝利者)以及那種叫作“壓抑”的無視行為這三者之間穿越的邊界路線;這條路線是明顯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