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楓
舍勒(Max Scheler)出生在德國南部名城慕尼黑(1874年),其父信奉新教,其母信奉猶太教,舍勒卻自己獨立選擇了信奉天主教。在柏林大學、慕尼黑大學和耶拿大學修讀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和醫學時,舍勒先後師從當時的學界名流狄爾泰(W.Dilthey)、西美爾(G.Simmel)和歐肯(R.Eucken),並在歐肯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1895)和講師資格論文(1897)。1907年,舍勒在慕尼黑大學任編外哲學講師,參與慕尼黑現象學小組,成為史稱“現象學運動”的早期主要成員,參與主編《哲學與現象學年鑒》。自1911年起,舍勒論著迭出,名重學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舍勒受任德國外交部出使日內瓦,戰後受聘為科隆大學哲學和社會學教授兼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組織知識社會學研究項目。舍勒個性熱情、才思敏捷、思路開闊,講課頗富吸引力。1928年,舍勒受聘為法蘭克福大學哲學講座教授,未及上任,猝然病逝,年僅五十四歲。[1]此時,舍勒已計劃到日本做客座教授,並接受了赴蘇聯、中國和美國講學的邀請。[2]《舍勒全集》中生前未竟之作占三分之一,海德格爾惋惜舍勒的早逝不無理由。舍勒的第三任妻子終身以編輯《舍勒全集》為業,校勘、索引和注釋頗為周詳,使舍勒留下的雜亂手稿得以問世。
舍勒學術博雜多方,被視為現代德語學界的傳奇人物。舍勒身逢社會理論和現象學哲學這兩大20世紀主流學術思潮初興之時,以其卓越的思想才華將現象學哲學和社會理論的思想方式廣泛應用到傳統的哲學、倫理學、神學領域以及新興的政治學、心理學、教育學領域,甚至出人意料地將現象學哲學的“直觀”與社會理論的“視域”結合起來,憑其天賦的深邃哲思和敏銳洞察迭拓新題,建樹廣卻不流於淺泛。[3]社會理論的創始人韋伯稱舍勒為“現象學家,直覺論者,浪漫的浪漫論者”,言下之意,舍勒的社會理論並不純粹。社會理論的另一位創始人特洛爾奇(E.Troeltsch)則認為,舍勒哲學盡管深刻之見與淺泛之見混雜,但“總體看極有意義”。[4]同樣,在某些現象學家看來,舍勒的現象學直觀搞得並不純粹,偏離了胡塞爾的教旨。然而,同樣因偏離現象學原教旨而成就為蓋世大哲的海德格爾則說,舍勒哲學具有超強的力度。伽達默爾(H-G.Gadamer)甚至感歎舍勒有如一個“精神的揮霍者”,渾身都是學術才華。事實上,正是憑靠將現象學哲學和社會理論的思想方式應用到傳統學術論域,舍勒學術才產生了廣泛的輻射力——新教神學大師蒂利希(P.Tillich)稱讚舍勒著述具有的“偉大直覺力”,就來自現象學直觀與社會理論視域的結合。憑靠這種結合,舍勒思想成了天主教神學大師巴爾塔薩(H.U.von Balthasar)所說的“世界觀的聚盆”。[5]如果我們不是要成為現象學或社會理論的原教旨主義者,而是檢視這兩種理論構想的思想效力,那麽,舍勒學術至今仍是思想界尚未充分消化的20世紀具有重大意義的學術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