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關於道德價值判斷之起源的探究堪稱寥寥。在少得可憐的探究之中,尼采把怨恨看作道德價值判斷的根源。尼采斷言基督教的道德,尤其基督教的愛是最精巧的“怨恨之花”。這一論斷當然會被證明是錯誤的;盡管如此,較之同類的探究,他的探究畢竟涉及最本質的問題:
可這是個大事件:從那報複的樹幹中,從那猶太的仇恨中,從那地球上從未有過的最深刻、最極端的、能創造理想、轉變價值的仇恨中生長出某種同樣無與倫比的東西,一種新的愛,各種愛中最深刻最極端的一種:——從其他哪根樹幹中能夠長出這種愛?……但是也不要誤以為這種愛是對那種報複渴望的否定,是作為猶太仇恨的對立麵而萌發的!不是的!事實恰好相反!這種愛正是從那樹幹中長出來的,是它的樹冠,是凱旋的、在最純潔的亮度和陽光下逐漸逐漸地伸展開來的樹冠。即使在光線和高度的王國裏,這樹冠也似乎以同樣的渴求尋求著那仇恨的目的、勝利、戰利品、**,這種渴求使那種仇恨的根在所有的深淵中越紮越深,在所有的罪惡中越變越貪。拿撒勒的這位耶穌,愛的人格化福音,這位把祝福和勝利帶給貧苦人、病患者、罪人的“救世主”——他難道不正是最陰險可怕、最難以抗拒的**嗎?這**和迂回不正是導向那些猶太的價值和理想的再造嗎?難道以色列不正是通過這位“救世主”的迂回,這位以色列表麵上的仇敵和解救者來達到其精心策劃的報複行動的最後目標的嗎?
奴隸在道德上進行反抗伊始,怨恨本身變得富有創造性並且娩出價值,這種怨恨發自一些人,他們不能通過采取行動做出直接的反應,而隻能以一種想象中的報複得到補償。所有高貴的道德都產生於一種凱旋式的自我肯定,而奴隸道德則起始於對“外界”,對“他人”,對“非我”的否定:這種否定就是奴隸道德的創造性行動。這種從反方向尋求確定價值的行動——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向外界而不是向自身方向尋求價值——這就是一種怨恨:奴隸道德的形成總是先需要一個對立的外部環境,從物理學的角度講,它需要外界刺激才能出場,這種行動從本質上說是對外界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