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回憶錄都說軍國民教育會是一個排滿革命組織,而撰寫者又大都是該會會員或當時的留日學生,如劉揆一的《黃興傳記》、陶成章的《浙案紀略》、秦毓鎏的《自書履曆》、李樹藩的《甲辰拒俄義勇隊與長沙之革命運動》、蘇鵬的《柳溪憶語》以及王輔宜的《關於軍國民教育會》等,其中說得最明確的是馮自由的《革命逸史》:
軍國民教育會與義勇隊性質不同之點,後者屬於拒俄禦侮,而前者則屬於革命排滿,此其宗旨懸殊者也。義勇隊既解散,學生之卑怯者,以畏懼政府幹涉,不敢再預聞政治運動。湖北學生王璟芳因舉發義勇隊誌在革命有功,清廷嘉之,特旨賞給舉人。葉瀾、董鴻禕、秦毓鎏諸人不為少屈,乃於癸卯夏間發起軍國民教育會,群推秦毓鎏起草立會意見書。……軍國民教育會成立時,以本身性質屬於秘密團體,須預防破壞,且須計之破壞後之安排,故定名頗費斟酌。而招收會員,概取嚴密,人數不多,鹹能恪守規章,保存機要。開會無定期,會場無定所,故自癸卯成立起至乙巳合並同盟會止,迄未破壞。……更推舉同誌返國分省運動起義,名曰運動員,黃軫、陳天華即被派回湘之運動員也。[1]
關於軍國民教育會的性質,早在60年代,金衝及、胡繩武先生即作過考證,指出在秦毓鎏等人發表改變宗旨意見書之前,軍國民教育會不是一個革命組織。[2]但該文似未引起充分注意。由於將引起的組織解體僅認作成員分化,以為團體依然存在,並朝著革命方向轉化,而此後海內外多數著述仍沿用舊說,張玉法便將該會列入《清季的革命團體》。直至近年,誤說還被一再重複。因此,全麵核實誤點,深入揭示誤因,就顯得很有必要。
1903年5月11日,學生軍正式改稱軍國民教育會,當日大會通過的《公約》明確宣布宗旨為:“養成尚武精神,實行愛國主義。”《臨時公約》亦稱:“此公約之目的在拒俄。”[3]軍國民教育會派遣運動員歸國,並不是為了發動革命,而是募捐籌款,聯絡同人,兩位特派員的使命更是向清政府及袁世凱請願。這樣一條上層路線,遭到上海軍國民教育會的反對。“學生軍之出現也,熱心如沸,而種族之界辨未明,欲運動偽廷與之共事。故特派員至上海,述前途方針,演說於愛國學社。吳敬恒首反對之。軍國民教育會之募捐啟,亦為《蘇報》所齒冷。”特派員北行失利,清政府誣指學生“名為拒俄,實則革命”,《蘇報》案的嚴酷事實以及上海同誌的尖銳批評,才使“會中方針漸變,受偽詔之激刺,電召特派員還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