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題緣起與研究意義
社會史的興起,大大擴展了曆史學研究的領域,社會結構、民間信仰、社會生活、身體、心態、生態環境被納入到曆史學的研究領域,身體史、日常生活史、生態環境史成為當今史學研究的主流。社會史的研究領域既有具體的社會群體、社會問題等,也有抽象和宏觀的社會變遷、社會功能、社會控製等。從研究領域上看,盡管當代學者在社會史的研究中成果顯著,但以犯罪問題和罪犯群體為研究對象的成果很少,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學界長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犯罪“是文化的一個側麵,並且因文化的變化而發生異變”[1],犯罪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一個人為什麽會犯罪,他、他的家庭以及社會為此應付何種責任;在犯罪後,犯罪者以及他的家庭發生了什麽變化,等等。對這些問題的研究,不單是將研究的視角轉到固定的曆史時期的普通犯罪者身上,更是通過對這些普通的犯罪者,對諸如貧苦、家庭、婚姻等社會問題進行研究,從而嚐試對相關社會現象進行重構,勾勒出北平社會基本的麵貌。民國時期的中國正處在新舊交替,各種思潮湧動的動**時期,對處於社會變遷的重要時期的犯罪問題的研究,特別顯示出“社會變遷中主要的社會變化的各個方麵”[2]。
選擇以北平的犯罪問題進行研究,主要出於以下三個方麵的考慮。首先,北京在中國近代城市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和發展路徑。北京是一個兼具古典與現代的城市,車水馬龍的現代都市中,隱藏在高樓大廈下的明、清建築隱約可見。長期擔任整個國家首都的身份,為北京城籠罩了特別的色彩,其城市中蘊含的曆史厚重感,足以讓後來者對之膜拜與歎服。“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城市。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的曆史,都有值得研究的地方。”[3]作為明、清京城和北洋時期的首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北京一直是中國的政治中心,尤其在北洋時期,城市中活躍著政客、軍閥、形形色色的投機者,在北京城上演了一幕幕悲喜劇。到了國民政府統治時期,北京的政治地位開始下降,從全國的政治中心淪為華北地區的政治中心。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接管北京後,將首都改設南京,北京改為北平特別市。城市政治地位的變化,引發了一係列變動。隨著大批中央機構和組織遷往南京,大批的政客及其家屬也隨之南遷,北平失去了往日的輝煌,政治上逐步被邊緣化。政治地位的下降帶來的另一個負麵的影響就是北平經濟的衰落。作為一個消費型的城市,北平的商業和服務業發達,大量的從業人員都服務於北平內城居住的各式顯貴,帝都地位的喪失也使得北平單一的經濟發展模式弊端暴露,經濟蕭條,失業問題嚴重,北平被迫麵臨城市經濟的轉型,民生問題成為北平市政府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