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覺世之道:王陽明良知學的形成

一、成化、弘治時期學風改變的契機

字體:16+-

陽明在入仕前後的生活形態必須從當時的政治社會環境中來理解,對此,曾與陽明一起結詩社的李夢陽(字獻吉,號空同子,1472—1529)曾有一深刻的感受,他說:

曩餘在曹署,竊幸侍敬皇帝(孝宗,年號弘治,1488—1505),是時國家承平百三十年餘矣!治體寬裕,生養繁殖,斧斤窮於深穀,馬牛遍滿阡陌,即閭閻而賤視綺羅,梁肉糜爛之可謂極治。然是時,海內無盜賊幹戈之警,百官委蛇於公朝,入則振佩,出則鳴珂,進退理亂弗嬰於心。蓋暇則酒食會聚,討訂文史,朋講群詠,深鉤賾剖,乃鹹得大肆力於弘學,於乎亦極矣![1]

李氏所說的時間點是孝宗弘治一朝,正是陽明入仕前後的時間,因此,此段敘述正可以拿來理解陽明當時所處的時代氛圍。李氏的說法有三個麵向:一是國家承平已久,海內外無重大盜賊及戰事的發生;二是經濟情況良好,所以名貴衣服並未被一般平民所珍惜,而生活條件也非常好;三是當時在朝為官的士大夫們,下班後就去娛樂場所,閑暇之時則聚在一起喝酒,討論文學與史學等。這三方麵充分地說明弘治朝是一個政治太平、經濟發展、文風鼎盛的時期,所以稍後的時人黃景昉(字太穉,號東厓,1596—1662)才發出“真恨不身生其際[2]”的感歎。對於躬逢其盛的陽明而言,其生活形態自然無可避免地趨向於時代的風尚,而帶領他進入這個風尚的人,就是父親王華。

(一)王華的會社網絡及性質

關於王華(字德輝,號實庵,晚號海日翁,1446—1522)的生平事跡,學界所知甚少,隻大概知道在其中狀元之前,名聲已籍籍於四方[3],與當時另一同鄉狀元謝遷(字於喬,號木齋,1449—1531)齊名[4]。不過,名聲四起不代表仕途順遂。由於會試接連落第,致使王華有相當長的時間是以教書為業的[5],而在出外教書之時,陽明有時也會陪同前往[6]。所以,王華此時的日常生活,一方麵為求糊口而奔波,另一方麵則是繼續其科舉之學的鑽研。但在王華狀元及第後(成化辛醜1481),由於任官於北京的關係,其日常生活形態有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改變,是通過參與各式各樣“社”與“會”的活動,擴大其人際網絡,而這就是上述李夢陽所談到官員們閑暇時的活動。這些活動是通過各種名目來成立的,例如詩社、文會、座主門生會、同僚間的會[7]、同年間的會、同鄉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