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覺世之道:王陽明良知學的形成

一、可確定年代

字體:16+-

1.《從海日公授徒資聖寺登杏花樓賦》[4][成化十七年之前]

東風日日杏花開,春雪多情故換胎。素質翻疑同苦李,淡妝新解學寒梅。心成鐵石還誰賦,凍合青枝亦任猜。迷卻晚來沽酒處,午橋真訝灞橋回。

此詩是陽明早年從其父王華出外教書,寓居海鹽時所作[5],由於《年譜》說陽明早年皆居住在越,此說法值得商榷,如《德清縣誌》記雲:“錦香亭,在大麻村向陽裏。明王守仁讀書處,其父華嚐館於此,後人築亭其上。”[6]這說明陽明早年亦曾跟隨其父館於各地。而王華中成化十七年進士,故陽明要從其父授徒資聖寺,勢必要在十七年之前才是,故此詩暫定作於成化十七年之前。另外,陽明另有一佚詩《寓資聖僧房》[7],詩中有雲:“一年幾度頻留此,他日重來是故鄉。”可見陽明對於此地是再熟悉不過的。

2.《程文一: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8][弘治十一年]

薄於自奉而厚於養民,聖君能然也。夫宮室者,家之所以自奉而卑之;溝洫者,國之所以養民而力盡焉。則聖君之豐儉,各適其宜矣!尚何罅隙之可議哉?昔吾夫子稱大禹之意,若曰當禹之時,九河攸同,四隩既宅矣!富有天下者,豈不能侈其宮室以自安乎?禹則曰:“宮室所以蔽風雨、適起居,崇高無益也。況乎竭民之財力以自奉,吾何忍耶?”於是乎狹者仍其隘,下者因其卑,而高堂廣廈之弗作;樸者循其質,敝者葺其頹,而茅茨土階之如舊。岌岌然猶下民昏墊之時,而未嚐少有自侈之念也。其儉於自奉也如此。然於國之所以養民之務,則又未嚐不盡力焉!夫當其時,烝民乃粒,萬邦作乂矣!貴為天子者,誰複能盡心溝洫而無倦乎?禹則曰:“溝洫所以正疆界、備旱潦,民食攸資也。則雖竭吾之財力以從事,庸何恤耶?”於是乎濬其所未深,疏其所未道,而於井間之溝,殫智慮以治之;辟其所未廣,決其所既壅,而於井間之洫,盡心力以為之。遑遑然猶黎民阻饑之時,而未嚐少有自怠之意也。其厚於養民也又如此。噫!己所當儉也而儉之,民所當豐也而豐之,然則果何從而議其罅隙乎?抑又論之,禹之所以能儉於自奉而勤於民事者,由其能有天下而不與也。向使其子孫而能世守其家法焉,則夏雖至今存可也。奈何一再傳而遂有荒墮厥緒,以及於危亡者。嗚呼!自古天下國家,未有不由其祖宗勤儉而興,亦未有不由其子孫奢縱而廢者,然而覆轍相循,而世主往往莫之悟,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