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絕大部分內容完成於2002—2008年間。承蒙譚徐鋒先生好意,建議我把這些陳年舊貨收錄起來,編在一處。當初寫文章的時候,並沒有一個嚴整計劃,現在回頭來看,發現它們大都離不開“近代四川的地方認同”這一主題。此次趁結集之便,新增一篇《導言》,而其他文章也都多少做了修訂,其中第三、四、五章改動最大:它們都是十餘年前的“少作”,此次重讀,不但發現幾處令我冷汗涔涔的錯誤,對史料也產生了新的見解。這倒未必一定意味著學力的增長,但治學者總是期望自己的學識與年齡俱進,把最新心得與人分享,本身就是一樁樂事。
整理書稿過程中,我記起一個故事。本書第三章的原稿發表於2002年5月。那之後不久,我就驚訝地發現,河南人已成國人集體鄙夷的對象,網絡上流傳著各種嘲笑河南人的段子。這當然使我想起自己這篇文章,隻不過這一次,“國中的異鄉”從四川變成了河南。其實我的鄉土意識並不強,大學時代從沒有參加同鄉會之類的活動,也不願跟人攀認老鄉;但一再聽到人們(往往帶著玩笑意味)的嘲弄之詞,有時也難以忍受,於是常套用那篇文章裏一句話來回應:“河南是中國的縮影。”如今重讀此文,不由想起這樁趣事。中國廣土眾民,不同地區的人們相互歧視,自古而然,今後恐怕也很難消失。這些嘲弄保持在一定限度內,倒也無傷大雅;過火了,就成為一種社會問題。平心而論,人們對某一群體的評論,從來都隻是從大量事實中過濾出來的成見,而見仁見智,倒更多地反映了評論者的素質。
本書各章節,曾先後發表在《曆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刊物上。許多文稿都承師友批評指正,我的導師羅誌田先生以及徐思彥、馬忠文、徐亮工、劉複生、楊天宏、繆元朗、段玉明等各位老師,還有譚紅、劉長東、黃國信、粟品孝、韋兵、周鼎、張仲民等朋友都曾惠賜意見;陳默、周海建、池翔、王義銘、顏世學、張飛、馬怡、徐悅超、周聞天、張葦杭等幾位年輕朋友,皆曾不吝伸出援手(如有不慎遺落者,在此先一並致歉且致謝)。至於文中的紕漏,則理應交由本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