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進軍凡爾賽的結果使國王回到首都,從而完成了巴黎的七月革命。隻要宮廷和國王還留在凡爾賽,少數活躍的代表還能夠和宮廷勾結起來破壞國民議會的製憲計劃,那麽,實際政權就仍然是由革命的資產階級(得到了少數開明貴族的支持)和舊製度的擁護者分別掌握著。國王拒絕同意人權宣言和國民議會的最終會導致廢除封建地主製度的8月4日有名的決議,關於“否決權”的長期鬥爭以及經常有人陰謀把國王拐到遠離巴黎的安全地帶,所有這些都表明七月革命的成果是如何靠不住。
十月暴動就為的是鞏固這些成果。把國王置於國民議會、巴黎市政府和各區大多數人的嚴密監視之下,並在國民議會內部摧毀保守的“英國派”的勢力,這就使君主立憲派確立了統治地位,這種情況在巴黎從貝野長期擔任市長和拉斐德長期擔任國民自衛軍總司令上得到了反映。當然,我們還必須指出: 由於把國民議會本身置於巴黎“賤民”——其中比較活躍的分子已經開始擁上講壇,而且經常影響議會中的辯論——同樣嚴密的監視之下,這就為後來的發展開辟了道路,這種發展既不是10月的勝利者所能預見的,其結果也不是他們所歡迎的;不過,這當然還是未來的事。
然而,君主立憲派(他們顯然是暴動的直接受惠者)並不急於誇耀他們的成功,或者向全世界表明他們怎樣取得了這些成功。當警察局關於10月6日事件的調查報告在1790年3月發表的時候[1],它得到了國民議會大多數人的同意;然而,它不僅沒有暴露事件的真相,而且起了一種真正的煙幕作用,轉移了人們對10月“**”事件真正主使人的注意。這份調查把國王被人們粗暴地和匆忙地挾持到巴黎,說成是解釋得很含混的奧爾良派陰謀或者是喪失名譽的米拉波險惡的計劃所造成的結果。這種說法很能迎合宮廷、警察局、巴黎市政當局和議會中統治黨的心意;如果把事變的真相暴露,說它是控製國民議會和巴黎市政廳的可尊敬的資產階級和開明的貴族對於一個長期醞釀著的計劃的執行,那就太沒有政治頭腦了。毫無疑問,米拉波、奧爾良甚至拉斐德在事件中起的真正作用是蒙著一層神秘的幕布的——警察局的調查有效地加厚了這層幕布。本章的目的並不是要重新分清有關的各黨派各有什麽罪行或責任;亞爾培·馬迪厄在已有的條件下,在這方麵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2]。我們在這裏隻要這樣說就夠了:如果那些最直接受惠於這些事件的人一點也沒有對十月暴動進行有效控製,就像他們對巴黎七月革命進行過控製一樣,那就實在太奇怪了。在一定範圍內,他們在10月會和在7月一樣毫不猶豫地利用“賤民”的憤怒和革命動力來達到他們確定的政治目的。國民議會中間派的一位深受尊敬的成員杜索院士在8月26日就已經和總包稅人奧日阿說過,一定得把國王弄回巴黎來——必要時可以使用暴力。難道他沒有這樣說過嗎?[3]巴那夫在事變發生後曾寫信向他的多飛內區選民解釋暴動的必要性——盡管事變的某些現象無疑是不能令人滿意的——並且讚揚巴黎城又一次挽救了“公眾自由”,難道他沒有這樣寫過嗎?[4]